国内院线重映的《星际穿越》,为何被称之为里程碑硬科幻神作?

2020-08-08   得着说

原标题:国内院线重映的《星际穿越》,为何被称之为里程碑硬科幻神作?

正在国内院线重映的好莱坞里程碑式硬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因诺兰大神的威名和《盗梦空间》的重映带来的热度而备受期待。

抛开剧情和人物塑造等基本元素,单说《星际穿越》在电影史中的价值,一个最需要提及的内容就是,它将一系列严谨、晦涩甚至难以捉摸的前沿科学理论,用相对科学化、充满冲击力的视觉语言展现出来,这才是本片之所以获得影迷在内的广大观众追捧的主要原因。

回顾一下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其实像描述黑洞、穿梭时空等科学假设的作品也有一些,比如主打亲情牌的擦边球科幻作品《黑洞频率》、以反潮流为鲜明特色的《前目的地》、在封闭空间演绎虚拟时间旅行的《源代码》等,但这些影片最大的特色,就是以科幻为主要元素,讲述关于人类与人性的故事。

而《星际穿越》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将很多观众耳熟能详的科幻元素,以相对真实的视觉化方式呈现出来。

比如,马修·麦康纳饰演的男主库珀,驾驶飞船穿越黑洞的场景,不仅安排了演员通过浅显易懂的理论解释,为穿越做足了铺垫,还在穿越这场戏中,将当时最先进、最科学的理论与视觉特效技术相结合,为观众呈现出人类理论所及的的黑洞外观与内部结构。

在库珀为了让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女科学家艾米莉亚,能够用剩余的飞船和燃料,带着人类最后的“种子”达到最后的适宜居住星球,不得不自我牺牲时,意外进入到了“五维空间”中。

这场戏的震撼之处就在于,让以三维空间为主体的人类观众,能够非常直观的一窥五维空间可能的模样,在看到和感受到这种奇幻景色的同时,最终破解了库珀女儿墨菲获得诡异信号的迷局,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到她拯救全人类的过程。

因此,《星际穿越》并非一部简单追求视觉特效、单纯以科幻作为噱头的作品,在科学顾问基普·索恩的把脉下,《星际穿越》中呈现的很多奇幻场景,都有前沿科技的理论支撑。

当然,由于剧情、视觉技术限制等原因,不可能一丝不苟的展现这些科学理论的全貌,但也足够观众们在感受电影的,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