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发展 巩固脱贫成效

2020-03-12     长宁发布

眼下正是长裙竹荪菌蕾——竹荪蛋开始生长的时节,也是长裙竹荪后期管护的关键期。在梅白镇文化村情怀家庭农场的竹荪基地,村第一书记罗铭春正与农场负责人王勇一起,查看今年竹荪的长势情况。

据梅白镇文化村情怀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勇介绍,草具有保湿作用,它可以避免阳光对竹荪的直晒,遮阳网也全部布好了,土壤比较干燥,所以喷灌系统就在这两天把它用上,主要是保持竹荪的湿度。现在已经结出了竹荪蛋,大概在三月底到四月初就可以长出长裙,到时就是采摘季节。

梅白镇文化村曾是我县的插花贫困村之一。2018年初,村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长裙竹荪、球盖菇、柑橘、酿酒高粱等特色农业产业。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全村32户贫困户完成“脱贫摘帽”。现如今,以长裙竹荪、球盖菇和柑橘种植为主的上百亩特色农业产业,已成为全村的致富奔小康产业。

梅白镇文化村第一书记 罗铭春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我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将与全村广大党员、群众一起,以提升党组织战斗力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长裙竹荪、球盖菇、高粱等特色产业。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稳得住,贫困群众能致富”。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在铜锣镇龙峰村,村里的鸿盛种养殖专合社成员们正抢抓农时,为合作社的800亩花椒进行春管追肥。

铜锣镇龙峰村曾是我县21个省级贫困村,地处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对村里存在的土地分散难以增效、村集体经济单一发展动力不足、农民筹资难创业等问题,龙峰村探索成立集土地、资金、物资、劳动力多种股权融合在一起的内置股权合作社,把零散的土地、劳动力、资金入股到合作社进行管理,利润按比例分配,走“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集体化道路,有效地激活了农村的内生动力,2018年全村实现整村脱贫退出。

据铜锣镇龙峰村第一书记牟朝科介绍,目前来看,这个项目是比较成功的,未来还将继续紧抓花椒产业发展,争取继续扩大规模,扩大到1500亩。另外在宜叙高速竹海连接线附近新建了花椒仓储项目,希望能够延伸花椒产业的链条,为贫困户、为龙峰村带来更大的实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RaIznABgx9BqZZIAH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