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容易春困?中西医这样解释…但这种春困或是疾病信号!

2020-04-10     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大家对这句俗语应该都不陌生,或许此时正在亲身体验着春天带来的莫名困倦感。

明明春天的时候,天地自然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为何人总是昏昏欲睡呢?

1,春困到底怎么回事?

春困的缘由,中西医各有不同的看法。

现代医学认为:

1,季节转换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冬天气温低,人们的血管会收缩,相对来说,外周血管收缩,大脑的血液供应就会比较充足。而春天气温转暖,皮肤中的毛细血管逐渐舒张,血液更多地流向皮肤,因此流向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脑细胞易供氧不足,人也就容易困倦,由此形成了春困。

此时更要保证规律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并且最好有20分钟的午睡时间。而在起床后,可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打太极、瑜伽、散步等,这些都有利于缓解春困现象。

2,可能饮食过量及缺乏维生素B族

吃完午饭后,你是不是也特别容易犯困?

机体在将体内的糖和脂肪等转换为能量时,需要大量的B族维生素,因此若体内缺乏维生素B族,能量供应不足,会使大脑昏沉疲倦,也会让人心情不佳

平时要注意管住嘴,适量饮食,并多补充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像糙米、玉米、豆类、燕麦、花生、黑芝麻、腰果、草莓、菠萝、动物内脏等。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

1,肾阳不足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发陈就是生发冬天里储藏在体内的肾阳之气,如果冬天储蓄不足春天就没有足够的阳气来生发,特别是人体上部头面等处的阳气就不足,就会出现哈欠连天、昏昏沉沉的现象。

若在冬季时不注意保暖、运动过度、大汗淋漓、早睡晚起,使得阳气不得封藏,不妨试试下面这款茶饮,振奋阳气:

桂香橘皮饮

【药材】

肉桂3克:助阳气;

香橼5克:疏通气、化痰;

橘皮6克:疏通气,调和肝脾胃、化痰;

三味药泡水代茶饮,早饭后喝一杯温的。

【功效】振奋少阳阳气,使气的运动由中心向四周展发。

2,肝郁气滞

春季是肝脏所属,而肝主疏泄、主藏血、主调畅气机。而若肝郁不畅就会影响阳气的正常升发,从而引发春困。

疏肝解郁茶

为什么人容易春困?中西医这样解释…但这种春困或是疾病信号!

【配方】月季花5片: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消肿解毒;

茉莉花5-10颗:强心益肝、温中和胃、理气安神。

两种花一起泡水喝,对于胸腹胀痛、肝郁血滞的人有好处。

3,脾湿不化

春季气温渐升,外界环境水湿增加,湿邪过胜,脾胃容易被困住

而脾湿,一来不能运化水谷,即将食物转化为对人体有用的精微物质,人体就会缺少能量供应

二来不能升清,不能将水谷精微等清阳之气,吸收并上输于心、肺、脑,阳气不足,从而引发春困,同时还可能伴有疲劳乏力、食欲不振或腹泻等症状。

健脾化湿方


【配方】

茯苓5克——利水消肿、渗湿、健脾;

山药5克——健脾、补气、补阴;

莲子(去芯)5克——健脾祛湿;

百合3克——化痰、安神、止咳;

陈皮3克——燥湿化痰。

以上药材打粉,开水冲泡。这是一天的量,分早晚两次服用。

2,春困也有真假之分

春困虽是正常现象,但要注意,有的“春困”是由器质性病变造成的,是“假春困”,要学会辨别:

1,困+鼾声如雷:睡眠性呼吸障碍

这部分人往往睡觉时打鼾很严重,并且在睡眠过程中易出现血氧不足反复觉醒、睡眠片段化,以致于深度睡眠不够,睡眠质量不好,白天自然就会昏昏欲睡了。

这种病会危害全身器官,并增加心律失常、脑缺血、脑梗等的发生率,因而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还未缓解打鼾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2,困+呆:甲状腺问题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人体新陈代谢变慢,再加上食欲减退,常常会出现犯困、嗜睡、无精打采、迟钝等现象。

但如果甲状腺机能过于亢奋前期会促使身体消耗能量过多,吃得多却瘦,并且会导致人体交感神经系统“亢奋”,让人难以放松。而发展到中期,则可能会出现两眼发呆、表情淡漠、嗜睡等情况。


3,困+行为异常:脑卒中

发病前一周,大脑因为缺血和缺氧而出现困乏和不停的打哈欠,此症状和春困差不多。

因而若出现一过性黑蒙或看东西模糊;恶心呕吐以及心慌出汗;不受控制地流口水;一侧身体突然发麻且伴有肢体无力症状需引起重视。

另外,像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可能会因为春天气候变化多端且气压低而严重,从而出现头晕、疲困的现象。因而此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血压、血脂、血糖的监测,出现不适,要及时就诊。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ICDZ3EBnkjnB-0zxlY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