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3月23日讯 老人常说“春捂秋冻”,意即春天要暂缓减少穿衣。随着气温的回升,最近,不少武汉家长开始为孩子穿衣的问题犯愁。
“这两天武汉太热,给孩子穿多了,结果今天身上、脖子上、脸上都是红疹子。这该怎么办?”
“孩子稍微动下就出汗,又不敢少穿点,怕他冻感冒。”
在武汉市网群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的在线问诊版块、长江日报母婴平台“好妈手册”微信公众号的粉丝群里,都有不少相关讨论。
春季要不要“春捂”、该如何判断孩子穿几件?且看武汉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专家李瑞珍主任的分析。
别怕穿少了会冻感冒
真相:穿多了更容易感冒
家长常常担忧,孩子穿少了会着凉感冒,或者会咳嗽、拉肚子,所以要多穿点。尤其是“春捂秋冻”的传统观念,更是提示春天要做好保暖工作。
还有些家长认为,近段时间孩子宅在家里,活动量变少,更需要多穿点。在“好妈手册”粉丝群里,日最高气温超过20℃的时候,仍有家长给孩子穿小棉袄。
事实上,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新陈代谢较快,容易出汗。如果穿得过多,出汗时再受冷风吹,会更容易感冒。
所以,最好别给孩子穿太多,晚上睡觉也不能盖得过厚。如果要陪孩子在家里玩游戏,可能会出汗,就应提前减衣服,玩出汗了也应赶紧用干毛巾擦干汗水。
如何判断孩子穿得够不够?
摸摸后颈凉不凉
判断孩子穿得少不少,家长常常会摸孩子的手脚来判断,如果感觉孩子小手发凉,不少家长就认为孩子穿少了,得赶紧加衣服。
这个判断标准其实不准确。孩子的心脏功能比较弱,每次泵出的血液能够到达手脚的很少,因此手脚偏凉是常态。
科学的标准是摸孩子后颈部有衣服覆盖的部分。有汗就提示穿多了,要适当减少衣物;没出汗但又很凉,说明穿少了,要适当加衣。
“春捂秋冻”有讲究
推荐“洋葱穿衣法”
“春捂秋冻”的说法有道理吗?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其实对身体有好处。给孩子穿衣服的法则,可以参照“洋葱穿衣法”:衣服一层一层地加减,可以让衣服之间的空气更好地流通;冷了或热了,也方便一层层穿脱。
根据不同温度,可推荐不同穿法:
5-10℃左右:内搭内衣+毛衣,外穿一件普通厚度的棉服
15℃左右:打底内衣+针织毛衣+风衣(斗篷)
20℃左右:打底内衣+薄线衣或长袖T恤+马甲
25℃左右:长袖衬衫或薄T恤
最近武汉日最高气温在20~25℃之间,天气预报显示本周会降温,最高温度低于20℃。家长可根据自家室内温度搭配衣服,再根据孩子后颈凉热程度来调整。(记者王春岚 黎清 祁燕 唐智峰 通讯员高琛琛)
【编辑:付豪 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