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长江靖江段禁捕工作正全面推进,为帮助退捕渔民更好的了解社保政策,靖江人社局就渔民关心的社保热点问题接受访谈。
退捕渔民社保热点十五问
问:为什么要单独制定渔民的社会保障办法?
答:渔民退捕是一个系统工程,渔民是特殊群体,共抓长江大保护,让渔民顺利转产转业,老有所养,需要把他们的养老问题解决好。
问:我市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渔民生活保障的?
答:最早从2009年就开始实施了,从低水平起步,随政府财力的增长逐步提高了保障水平。
问:哪些人属于保障对象?这次没有捕捞船的渔民有社保吗?
答:这次不仅保障了被收回捕捞权的渔民,而且考虑了历史上逐步退出捕捞的那些渔民,只要符合保障对象界定办法的渔民都纳入了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所以这次保障最大的特点是广覆盖。
问:为什么16岁以下的没有列入保障?
答:这是因为16岁以下还是未成年人,不满16周岁不能建立劳动关系,不能缴纳养老保险,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16岁以下也不计算工龄。所以16周岁以下都不纳入保障范围。
问:为什么没有把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和已领企、事业养老金的人员列入保障对象?
答:因为他们已经转产,并且已经有了很好的保障,我们对渔民的保障主要是普惠性和兜底性的。
问:文件上提到土地征收,是不是说渔民社保就是企业职工保险?
答:土地征收中的社会保障办法,就是可以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者企业职工保险,我们结合靖江渔民保障的历史和现状,既竭尽全力,又量力而行,为退捕渔民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社会保障。
问:那退捕渔民参加的是一种什么社会保险呢?
答:基本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也鼓励缴费能力强的渔民个人参加企业职工保险,政府给予相应补贴,或者渔民以后到企业上班的,也能按规定参加职工保险,如果将来失业了,符合条件还能领取补贴。这个通道是顺畅的。
问:怎么理解土地征收的有关待遇标准?
答:主要是退捕渔民在参加居民保险的缴费和待遇的领取上,我们围绕今年低保标准的1.1倍进行了一些制度设计,这就是土地征收中有关社保的一个重要标准。
问:以后每年会涨养老金吗?
答:对2020年元旦以后新办领取居民养老金手续的人,以后会根据国家居民养老保险的政策进行调整,但这个调整与每年的低保标准不挂钩了。对以前已经领取居民养老金的人来说,每年也会增长,但其中部分人感受可能不明显,因为我们有一个748元的保底线,通过补差一下就把待遇低的提上来了。
问:对符合补差的人,每年补的一样多吗?
答:不一样,补到保底线后,就不再补了,财政补差只是一个过渡性的照顾政策。养老问题一定是通过社会统筹的方法解决,不能长期与财政挂钩。
问:通过补差提高待遇的人会不会觉得吃了亏?
答:应该这样看,首先,领取待遇的人员其手续都已办结,初始社保待遇已经固化,不能更改,申请补差到保底线已经是一种照顾和平衡了,其次,领取待遇早的人,你比别人早领养老金,你获得的总金额肯定要多,再次,如果设计的保底线比较低,你虽然感受到了增长,但每月拿的肯定没现在多啊。所以,肯定是讨巧,不是吃亏。
问:现在领取居民保险待遇的人员,能再进入企业职工保险吗?
答:不能,政策不允许。他们都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了,国家不允许通过一次性补缴的方式,将不符合条件的人纳入企业职工保险。即使进入了,还要被清退。
问:没到退休年龄,渔民能向前追缴职工养老保险吗?
答:不能,只能按年往后缴,灵活就业者不能通过补缴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这也是国家规定。
问:渔民怎么才知道自己享受哪种政策优惠呢?
答:一定要详细看《退捕渔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根据自己出生年月,看自己属于哪个年龄段,然后就知道自己享受什么优惠政策了。
问:有些年龄段的渔民需要自己也缴纳一部分社保,如果不缴有什么影响?
答:缴纳社会保险是个人义务,虽然这次退捕渔民有补贴,但如果个人不按提示足额缴纳,会影响将来的待遇,你将来领的就没别人多。社保的基本原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来源:靖江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