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育好一个孩子?”这个问题从怀孕的那一刻起,就成了父母头上的紧箍咒。从十月怀胎的小心翼翼,到呱呱落地的精心喂养,接着到孩子开始尝试探索世界......直到他们长大成人,能独立面对世界的风雨,这个养育的过程不亚于孙悟空九九八十一难的西天取经过程。
从孕期开始,妈妈们就象重新进入了学校,学习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喂养、饮食、健康等等,但学了那么多,你真的了解亲子关系的涵义吗?每当我们说到亲子关系的时候,想到的是指有独立能力的成人(父母)和不具备独立能力的孩子之间的引导、带领性关系。
事实上,亲子关系有第二层涵义:即养育者和被养育者之间存在的性别差异,即两性差异。父亲(男性)VS女儿(女性),母亲(女性)VS儿子(男性),这是一种常常被无意识忽略的关系,因为“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在父母心中孩子只是孩子,性别因素被下意识忽略了,但忽略不代表不存在。
那么身为女性的母亲,如何才能培养一个独立、有担当、有领导力的男孩?爱默生•艾格里奇在《养育男孩(母亲版)》一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如果你只能给你儿子一样东西,那就给他尊重吧。
作者爱默生•艾格里奇,美国人,哲学博士,两性关系及家庭关系领域的国际知名演说家。在家庭关系领域有超过30年的咨询经验,他所著的《爱与尊重》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在《养育男孩(母亲版)》一书中,作者提出男性和女性都需要爱和尊重,但是在面临冲突和压力的时候,男性更为看重的是你是否尊重我,因此养育男孩子的秘密就是母亲将对他的爱,用尊重法则的形式表达出来,因为男孩在乎尊重。
一、爱不等于尊重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和你的伴侣起冲突、吵架的时,你的感觉是没有被爱,还是没有被尊重?无数的电视剧和生活实例告诉我们,对女性来说这时的感受是“他不爱我”。但对男性呢?根据调查有83%左右的男性感受是“我不被尊重”。
看,这就是男女的感受差异,在同一事件冲突中,女性会将对方的行为理解为不够爱,而男性却将对方的行为解读为缺乏尊重,男女之间很多的冲突,就是因为这样的鸡同鸭讲产生的。
如果问一个母亲是否爱她的儿子?答案是毋庸置疑“爱”。但问一个母亲是否尊重她的孩子?答案很可能不如人意,“我爱他,我做所有的事情是为了他好,他却觉得我伤了他的自尊心”这样的疑惑常常出现在母亲心中。
即使作为孩子,他也有着天然的男性气质,他需要得到母亲的尊重。“爱”和“尊重”并不是同义词,如果不想和孩子陷入鸡同鸭讲的冲突中,妈妈需要学一下如何尊重孩子。
那么尊重具体是指什么呢?在书中作者这样定义:妈妈的尊重就是对儿子的正面评价,无论他做了什么,简单说就是无条件的积极评价、信任。
当然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对不争气的孩子,哪个妈妈能漠视自己的内心,生出尊敬之情、无条件积极评价孩子?但无条件尊重是让孩子进步的唯一方式,这和是否公平无关,因为这是一件正确的事。
信任也不等于盲目信任,盲目信任等于纵容。当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他必须承受后果,妈妈在实施惩戒时,也要表达对孩子心灵的尊重。
比如这样说“我尊重你,你是我的儿子。但你辜负了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重建它。我希望你未来能保持正直,正直的男子汉才会受人尊重。”
二、了解男孩与生俱来的六大愿望
了解为什么要使用尊重法则,但如何在养育过程中做到尊重,首先要了解男孩与生俱来的六大愿望,这些愿望是他男性特质的显现,具体如图:
、征服:男孩面对世界的时,渴望冒险,期盼依靠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完成目标,获得成就感。对他的某些追求,妈妈的尊重将激发他的斗志,振奋他的精神。比如“这家乐高飞机真复杂,但是你非常认真地建造它,直到做好,这让我很尊重你。”
、等级:男孩有着保护的本能,比如孩子可能会扮成超人,告诉妈妈,他要保护妈妈。因为他对拯救危难中的人、英雄等等有着强烈的兴趣和责任感,所以男孩从小更喜欢打架和玩具枪。
比如“比利,你有保护妹妹的愿望,这让我很高兴。一个哥哥懂得要保护妹妹,这让我很尊重你。”
、权威:男孩内心深处都希望能成为不可战胜的统帅,展示力量和攻击性,比如小男孩会说“信不信我揍你”,但女孩却很少这样说。这时,妈妈要注意避免因为男孩的攻击性,就一味否定和伤害他的权威。
、智慧:男孩渴望表达他的洞察力,即通过解决问题、提供建议来帮助别人的倾向,尽管有时候他们提出的答案不如人意。因此学会理解并赞赏他的行为,再提出可以改进的方面是尊重的一种。
比如“大卫,昨天你处理和朋友间的争执,处理的很棒。看得出来你对如何处理冲突有自己的见解,这让我很尊重你。”
、情谊:男孩之间的关系是在完成某项任务,肩并肩的共同活动中形成的,即男人间的情感联系来自与共同参与的活动,而不是谈话。因此,妈妈要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就要注意和他一起参与感兴趣的活动,肩并肩地完成,而不是一直追着谈话。
、性:这是上天赋予人的天性,但是男性和女性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妈妈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保持镇定和庄重的态度,可以贬低不好的行为,但是不能用羞愧、羞辱的观念去贬低孩子的人。
比如“你对女性身体的兴趣是上天安排的一部分。一方面来说,你会不由自主地留意女性的形体。从另一方面来说,当你观看这些美丽的形体时,你的情欲也会被触发。
你需要控制这些情欲,你有这些欲望并不代表你是坏人。上天赋予了你这些欲望,但我们需要合理应对这些欲望。你觉得怎么做才是上策?你有何建议?”
妈妈只有了解男孩子的这些愿望和需求,才能在发生冲突、愤怒时守住底线,无论是语言、表情都不要表现出对儿子的轻蔑,相信他们,充分尊重孩子。
简单说话术模式就是:对孩子做的正面事情,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认真地说出他行为所表达的品质,最后表达说你用行为证明了你是个值得妈妈尊敬的男子汉。
三、亲密亲子关系只需做6件事
上面我们简单说了关于男孩与生俱来的六大愿望的举例,接下来我们要说以下如何将尊重法则融入其中,作者说只需做以下6件事就行:
以“征服”的特质为例说明这6件事如何践行:
、奉献:为了帮助他更好地工作和取得成就,我能提供什么?
比如给他提供一些工具,让他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一个小扫把让他帮忙扫地,告诉他“你是妈妈的小帮手,扫得很干净,妈妈很佩服你。”
、理解:理解他在自己工作领域方面的努力,让他学会接受工作中的意外、烦恼和怒气等情绪问题。
比如他扫好了地,因意外重新弄脏而生气。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因为扫好的地弄脏又要重新扫,我尊重你的情绪。但尽管事情有点糟糕,但你工作的认真和努力却让我尊重你。”让他明白从失望中重新来过的努力也是值得被尊重的。
、指引对应心智:引导他更好地工作和获取成就。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总是不愿意让他做很多事情,因为让他帮忙干活,我们需要花时间教他,而且在做的时候也需要等他。比如上面说的让他帮忙扫地,也许你自己几分钟就可以干完了;但是如果教孩子,可能要花上半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会觉得很不划算。
但这样做却能让他们获得自尊、归属感,被尊重和被爱的感觉,这比起可能培养出一个脆弱的生活无能的孩子,就划算太多了。比较年长的孩子,你可以提供给他感兴趣领域的相关知识指导,这同样是一种尊重。
、督责对应意志:当他偷懒和不太负责人的时候,督促他变得勤奋和负责。
没有人能出色地完成所有的任务,有时候他会在分配给他的任务上产生逃避行为,做父母我们要帮助他面对并改正这些错误。
比如学习方面,他因旷课而成绩退步,你可以做一次交流:“你上学期的成绩差,听说是因为经常旷课,你是个可尊重的男子汉,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我努力工作给你赚学费,你却荒废学业,这公平吗?你需要回到课堂上,在这学期期末把成绩补上来。
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我也不会再尊重你。如果我放任你疏忽学业,我同样也是不尊重自己。如果你还不改进的话,你自己要承担后果。我这样说是因为我比你更尊重你,更尊重你的能力。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鼓励和祈愿:在他失落的时候鼓励他继续努力,对他表示祝福、信任以及鼓励。
比如他没有获得想要的工作,告诉他“我了解你此时的失望和愤怒,但是我坚信你一定会找到一份你希望得到的工作的,我会为你祝福祈愿。”
男孩以尊重来衡量母子关系中的压力,每个妈妈都要认识并接受这一点,在养育的过程中母亲要学会运用尊重的话术,当你能将“尊重”这个词使用得和“爱”一样自然的时候,说明你更能接近你所生养的那个男孩的内心世界。
一个男孩需要母亲的爱,更需要母亲的尊重,这就是《养育男孩(母亲版)》一书中的核心观点。如果你想培养出一个独立、勇敢、有担当的男孩,那么或许你需要更好地了解亲子关系中的两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