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需要一点不顺从

2019-06-11   小资讯大分享

从感受上说,大家对温顺类型的人很容易心生好感,但现实生活中,这种类型的人未必就有那么好运了。

他们在小的时候,就是传说中的懂事、听话和乖巧的孩子。在别人,尤其是大人们看来,他们身上有非常多的优点:听父母的话,从不惹是生非;父母吩咐的事情会很认真地完成;容易满足,很少使性子;遵守规矩,不捣乱等。



在父母眼里,乖和懂事的孩子是家教成功的最好证明,是一件让自己很欣慰和荣耀的事。

但是从孩子自身的角度来说,恐怕就没有那么值得高兴的了。这样的孩子从小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之所以懂事,是因为想通过取悦父母的方式来换取父母的认可和爱。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时候越乖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越容易迷茫,越找不到自我。

原因就是,他们习惯了以满足他人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可人际关系模式,不断地压抑自身正常的需求,忽略自己的感受,时间久了,在用进废退的原则下,他们就会搞不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我们常说,当你不知道怎么走的时候,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就可以了,它会给你指引方向。

但是假如你连自己的感觉是什么都不知道,你就很难听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结果就是,他们做的都是别人认为对的事情,而很少有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在感情中,他们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吸引力不足。某节目曾经做过一期采访调查,问女孩们对什么样的男孩最不感冒,结果得票率最高的,就是那种对谁都很好,没有什么脾气的人。

这个结果其实并不奇怪,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第一个原因就是吸引力。有吸引力才会愿意靠近,什么样的人才更有吸引力呢?

那些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更有吸引力,因为他们身上有一些与众不同,或者说别人身上没有的特质,这会让人感觉很有魅力。

相反,性格过于温顺的人就显得有些刻板,缺少一些性格上的特色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句话虽然有些极端,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如果你能读懂人际间吸引力的逻辑,就会明白这句话的合理性之处。

在个人成长中,他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无法突破自我。中规中矩的生活把他们塑造成了一个好人,但这种好是大家认为的好,属于他们自己的好呢?

有的人曾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感觉自己的内心像一片沙漠,毫无生气。一个完全生活在正常尺度生活的人,或许会少经历很多波折,但没有波折本身或许也是一种遗憾。波折造就了一个人的痛苦,但是也把一个人打造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人生需要时不时的来一点颠覆,和与众不同的自己相遇。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是需要我们时不时地去做一些“出格”的事情的。表现在心理的层面,就是突破自我。

有时候我们所谓的自我往往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被周围的人,被社会定义的你。

对每一个独立的人来说,人生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你现在走的路。我们不需要通过别人来定义我们自己,能定义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人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满足他人眼光和要求。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勇敢去尝试和试错,才是真的活出了意义。所以,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自己和别人怎么就不一样呢,那很可能意味着,你活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