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漫长。"
对于考生来说,考试虽然结束,但等待分数的这段时间,也是很难熬,很艰难的,很漫长的。
其实,每次考完试,很多同学虽然已经通过对答案预估了自己的分数,但有时候差距会很大,所以,等待成绩公布也是高考的必经环节之一。
网络上有一句话:所有的等待,都会出现。的确,从明天开始,高考成绩将陆续公布,来看看你所在城市成绩公布时间吧。
2020年高考,已公布的29个省份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及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汇总:
北京市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5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7日至31日。
天津市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6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7日起,分批次进行。
河北省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预计7月23日左右,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16日填报军队院校志愿,其它志愿分批次进行。
山西省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4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6日起,分批次进行。
内蒙古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3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6日起,分批次进行。
吉林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预计7月26日左右,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尚未公布。
黑龙江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预计7月24日左右,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5日起,分批次进行。
上海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3日晚18:00后,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30日起,分批次进行。
江苏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预计7月24日晚20:00后,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8日起,分批次进行。
浙江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预计7月26日左右,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9日起,分批次进行。
安徽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预计7月23日左右,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7日起,分批次进行。
福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预计7月24日左右,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尚未公布。
江西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3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4日起,分批次进行。
山东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6日下午17:00后,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30日起,分批次进行。
河南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5日零时起,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6日起,分批次进行。
湖北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预计7月23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5日起,分批次进行。
湖南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5日前,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6日至8月1日。
广东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预计7月25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尚未公布。
广西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3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4日起,分批次进行。
重庆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4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6日上午9:00,至7月28日下午18:00。
四川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预计7月23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通知考生成绩后填报。
贵州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预计7月24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8日零时,至7月31日下午18:00。
云南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3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预计7月27日开始。
西藏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预计7月24日左右,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尚未公布。
陕西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4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4日起,分批次进行。
甘肃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3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5日起,分批次进行。
青海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预计7月25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尚未公布。
宁夏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3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3日起,分批次进行。
新疆高考成绩查询时间为:7月23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尚未公布。
辽宁省,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区尚未公布高考成绩的时间节点,但预计最晚发布成绩的时间在7月26日之前。
填报志愿3个注意事项,提升录取率
知道分数后,就是填报志愿了。七分考,三分填。志愿报得好,才是对高考最大的尊重。
那么如何根据考生自己的分数,填报喜欢的专业,选择心仪的学校,同时,又可以避免退档,滑档等情况的出现呢?下面就来说说志愿填报中注意的几点事项,帮助考生高效报考。
第一、注重高考分数和排位
高考成绩出来后,考生最为关心的是总分数。事实上,和总分数一样重要的,还有"一分一段表"。
陕西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辛向仁表示,填报志愿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知分、知线、知位"。"知分知线",即考生要知道自己的分数及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而"位"指的是考生高考总分在全省同科类考生排位中的对应位置,即"一分一段表"上的位次。"考生可查找一分一段表,对比自己的位次和各高校往年录取位次。圈定略高于、持平、略低于自己位次的十几所高校,以便缩小范围,重点了解。
还要注意的是,考生的分数是多少,在省内排名如何,能读什么类型的院校,基本上都与多年来该位次考生的整体录取情况相一致。故相关专家表示,"不要想着报一些高出自己实际情况的院校,认为会有什么调整降分,更不要听信商业机构的宣传,"大数据""内部指标"等,误导自己正确填报志愿。"
第二、注重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的结合
在知道自己的分数和排名后,就要考虑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了。通常来说,要将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学校、专业。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孙俊华认为,"志愿填报要基于对一定时期的人生规划作出选择,首先需要明确个人兴趣爱好,提早规划职业生涯。"胡向东对此表示认同,"学校、专业与地域之间的选择,因个人成绩和家庭情况而异。核心要找到匹配自己兴趣、分数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学校。有人说学校选择离家越远越好,家住海南的考生到哈尔滨读书,每年交通费都是巨大支出,这个选择也并非最优解。"
学校和专业选择,有哪些步骤?
学校的选择,除了考虑院校的实力与分数的匹配程度,还要考虑自身的习惯,如果你是北方孩子,不吃辣,如果去到南方,阴雨天气,天天吃辣,你是不是会受得了?不要一味认为非要选择什么学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人都建议选择大一些的城市读书,但这个也因人而异,因分数而定,如果各方面因素都不匹配,选择一个中小城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专业,很多考生觉得,当然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没错,喜欢才能学得好,如果不喜欢,学习过程也会很痛苦的,何必呢。
这里要提醒考生一点就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看看这个专业是偏重理工科,还是文学类,或者对某一科的高考成绩是否有要求,就像学习英语专业的考生,基本都有对笔试和口语成绩的要求,达到标准,才能匹配相关的专业。
第三、 填报志愿要谨慎投档
目前全国主要有两种投档方式:平行投档和梯度投档。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和每个考生志愿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检索,一次投档。梯度志愿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遵循分数"。这样一来,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不管是哪一种,第一志愿尤其重要,大家不要认为,填写了平行志愿后,如果第一个没有投递,还会投递后面,因为在投档的时候,基本会根据分数和志愿来匹配院校,如果在匹配的时候,觉得考生的分数更适合第一志愿,就会投递到这里,其他的志愿也就不会在投递,所以,考生如果非常想去一个学校,就将其放到第一志愿里。
平行志愿填报模式扩大了考生志愿填报的选择范围,降低了志愿填报风险,但是不意味平行志愿就没有风险。相关专家表示,这个风险首先表现为院校志愿没有拉开梯度。如,平行志愿考生一般可以填报6所院校,如果考生选择的院校层次相近,相当于是一个志愿,容易产生"整体滑档"或"踩空"的情况。因此,考生可以根据高考分数、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等因素,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原则,合理拉开院校志愿梯度。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专业调剂。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有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那这一栏该如何填写呢?
平行志愿下,还有一栏是专业调剂,在投档时,考生因分数低,不能满足其专业志愿,就会被退档,这时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考生不会再有机会被投档到已填报的后续院校志愿了,这种情况下考生只能参加该批次的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
因此,平行志愿方式投档时一般建议考生尽可能服从专业调剂,降低退档风险。
分数高低虽已是定局,但考生和家长也不要有太大的负担,提前准备收集信息,科学填报志愿,最后祝每一位考生都能走进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