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离开于正后求转型,新剧跟当年豆瓣9. 3的神剧能比吗?

2019-08-28   吃土少女风格纪




文/宅可腐思姬

作为康洪雷导演的死忠,自从康导的新剧《陆战之王》出预告之后,老司机就万分期待!

这是陈晓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军人戏,他在离开于妈后一直都在寻求突破,《如影随心


》中的陆松,《一场遇见爱情的旅行》中的金小天表现都可圈可点。



据我所知,陈晓之后都不太会接古装剧了,走的路子也是想走正剧路线,这次在新剧中表现如何也让老司机十分期待。

看了两集之后,怎么说呢,难看倒是说不上,但惊艳就更无从谈起了。

陈晓饰演的张能量,军人世家出生,富二代,信息技术国防生,从小自学了自由搏击和射击,目标是成为新一代兵王。


张能量刚入新兵连就不负“张姓”,张狂到底。

怼天怼地怼领导,敢跟旅长来比武。



这样的剧情跟如今大部分军旅片一样,讲的都是“刺头”成长的故事。

但是张能量出生于军人世家,却对部队最基本的纪律都有近乎幼稚的质疑,这样的人设即便在新时代的军营里也站不住脚。

导演说:“整个的兵员素质已经与以往年代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之前的剧作里,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坚忍、执着、顽强的军人概念,那么在《陆战之王》里头,我们又赋予了他很多时代的前进性。在整个大的时代变迁下,部队随时在进行军改。”

老司机懂导演的意图,他是想通过一个纨绔富二代进入部队这个大熔炉锻造淬炼,最后成为一名忠诚的人民战士的故事来展现新时代,新军人的全新面貌。


张能量在开头的狂是为了将来的稳做对比的,但一个士兵连起码的服从命令都做不到,追求个人主义,我们又如何去要求他坚忍、执着、顽强呢?


两集之后,老司机是有些失望的,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前两集,大概就是平庸。

平庸的不像康洪雷导演的作品,即比不上康导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比不了《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更不要提13年前的最佳军旅作品《士兵突击》。

13年过去了,当年看《士兵突击》时青涩的我们为生活奔波,早就蜕变的成熟老练,但是想起剧中的人物,依然会悸动,会温暖,会有力量。

我们忘不了那个下榕树村叫做许三多的“龟儿子”,他总是说着“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

为了不让爸爸在喊自己龟儿子,他来到了部队。

在新兵连的日子,连长说“是骡子是马要拉出来溜溜”, 他知道他是最早现形的那匹骡子。

所以他被分到了草原五班,这个方圆十几公里没有人影,从班长到士兵都无聊到靠打牌、做饭过日的地方。


只有许三多一如往常出操、训练、整理内务,他甚至顶着大家的冷嘲热讽在营区修出了一条路。

因为修路,许三多回到了钢七连,但他仍然是拖后腿的那一个。

为了不成为班长的累赘,为了要为班长为集体争光,许三多做了333个腹部绕杆。


这是许三多在钢七连的第一次逆袭,从此之后,列兵许三多完成了身心的进化,一步步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兵,然后是合格的班长,最后成为了兵王。

或许许三多自己都不知道,他的逆袭来自于他的单纯不世故,来自于他的执着一根筋。

高城曾经那么评价他:我认识一个人,就他,他每做一件小事的时候,他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嚯,好家伙,他抱着的是已经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

他耐得住寂寞,能盯着一只蚂蚁看一整天也不感到枯燥。

他也可以一个人修路,一个人出操、一个人唱歌,一个人撑起整个七连,他不知道,他根本不是一匹骡子,他只是没有找到他的伯乐罢了。

他的伯乐就是那个叫史今的班长,那个充满了母性且温暖,坚韧又温柔的好人。

史今是把许三多带出下榕树村的那个人,也是向许父承诺要把许三多带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的人。

陈晓离开于正后求转型,新剧跟当年豆瓣9. 3的神剧能比吗?

因为这个承诺,史今从来没有放弃过许三多,他主动提出睡在许三多的上铺照顾他,当伍六一对他说出“我们和他没有情分”的时候,他无奈地笑着说:我和他已经有了情分!


许三多回到钢七连最开心的莫过于史今,他相信三多、保护三多也激励着三多,为了许三多往前走一步,史今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班长要走了,三多不愿意,但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幼稚的像个孩子一样趴在行李上死不松手。

他说:“他不想当尖子了,想当傻子,因为傻子不怕人走。”




即便在这一刻,史今依然是温柔的,他用手环成一个镜筒罩在眼睛上对着许三多说:三多啊,我看你这张脸啊,就能想起你在榕树下时候那样。


他抱着三多告诉他:“你心里也开着花呢,一朵一朵的,多漂亮啊,我走了,能帮你割掉心里面最后一把草,三多,你该长大了”。


那一天,史今还是走了,所有人都想留下他,却没有人能够留下他。


许三多不知道,史今复员离开前,高城带着他去看天安门。


在高城的怀里,史今终于能像个孩子那样痛哭了。



同样让我们流泪不止的还有宁折不弯的伍六一,他总是板着脸,总是粗声大气。

他说他最看不惯拉关系,走后门。

但是他有一颗最柔软的心,史今离去的时候,他独自面对那扇窗,留下不舍的泪水。

离开七连的时候,给三多留下一句话:顶不住的时候给班长写信。


老A的选拔赛中,受伤体力不支的他为了不拖累许三多,如此骄傲的一个人,选择了弃权。


医院里,他为了安抚三多,还开着玩笑说:“许三多,以后跟我玩格斗要小心这只腿了,一脚够你躺一天的。”

众人散去,他却才独自背对着门抱腿痛哭。



他是七连里的天才,他是史今的伍班副,他是高城最爱的伍六一。

兰晓龙在剧中赋予了他灿烂,也给了他残忍。

在后来的《艺术人生》中,他说如果能改一场戏,他也许会让伍六一进老A。


还有兜里放上三种烟,见人下菜碟的天马成才。

许三多太纯粹,太天真,太不沾染世俗。成才更像是现实中那些有天赋的人们。

他努力、自私、钻营,却又时刻护着许三多。

他经历了迷茫、失去而后醒悟涅槃。

比起许三多,成才显得如此的真实,他的成长是孤独的,他身边没有如父如母的史今,也没有懂他的袁朗,这一切几乎是打碎了曾经所坚信的一切再重塑,这更难,也更疼。



还有傲娇毒舌,天之骄子的高城,有情有义,将门虎子。荷尔蒙爆棚的老A袁朗,是多少少女的初心,平常心的吴哲,长出了钢七连骨头的马小帅。

甚至是老马、老魏、老白和甘小宁,《士兵突击》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充满血肉,见之难忘的。



除了角色刻画深入人心,《士兵突击》“不抛弃,不放弃”的内核也击中了无数人的心。

老七说出这6个字时,脸上带着无限的骄傲与自豪,这是刻在七连人骨血里的6个字。

所以,史今面对顽石的许三多时并没有拒他千里之外,而是选择了不放弃。

561为了让三多留下,想尽一切办法讨好三多爹,是不抛弃。

就连成才最后加入老A,也是因为他领悟了“不抛弃,不放弃”,选择了许三多。

袁朗的那句“常相守,随时随地,一生”又何尝不是“不抛弃,不放弃”呢。



“不抛弃,不放弃”是梦想,是坚持,是信仰。


无数人在“不抛弃,不放弃”中拼搏的七连人、老A人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汲取了力量,看到了前进的方向,这是优秀作品才能带给观众的力量。


小说《士兵突击》原名《兵王》,改编自话剧剧本,原话剧是由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排演,获得了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的荣誉,也让这个话剧团避免了被解散的命运。


电视剧《士兵突击》首播于2006年12月25日,十三年过去了,它依然是军旅剧的巅峰,甚至是国产剧的巅峰。

电视剧拍摄的时候,这一批演员大都名不见经传,他们心无旁骛,只想着如何才能更好的诠释角色。


正是因为有了王宝强,有了陈思诚,有了张译,有了邢家栋,有了张国强,有了段奕宏,小说里的那些人才鲜活了起来,是他们成就了《士兵突击》,而后,《士兵突击》也成就了他们。


还有我们,13年前为这部片子哭哭笑笑的我们,它不仅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还是许多人军旅生涯的初心。

很多人为了剧中的他们,怀揣着满腔热血奔赴于祖国的边疆。

当然更多的是平凡如你我的人,吃着大白兔奶糖想到那群心里开着花的人,听到“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红了眼眶,想起老七在训练场上,叉着腰,意气风发地说:“年少轻狂,幸福时光”时潸然泪下。

沮丧时,失望时,想起那句“不抛弃,不放弃”突然便有了力量。

这就是优秀影视作品的魅力所在,它有着国内TOP的编剧兰晓龙,最好的导演康洪雷。有着最优秀的演员,有着最真挚的情感,有着最质朴的内核,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

在我的生命中,能被这样优秀的作品打动,共鸣,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