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有了孩子之后都是跟老人生活在一起的。
一方面在妈妈要上班之后方便孩子早晨不用必须跟着早起,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即便是包得很严孩子也很容易在上下楼及路上着凉。
另一方面是如果孩子睡得很香的话妈妈是不忍心把孩子叫醒的。这样在家生活至少要到三岁孩子能上幼儿园才能离开长辈的照顾。
因为生活压力导致这个阶段是无法完全跟长辈分开住的,这样就导致一个问题是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出现老人护短,而老人护短导致会出现很多的教育上的观点不一致:
第一、老人溺爱孩子
事事包办代替是老人带孩子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这就导致了孩子的动手能力特别的差。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吃饭要喂、喝水要喂、上厕所要管、穿衣服要管,倒是孩子被照料得很好,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孩子的动手能力基本是没有的。
而家长也乐得轻松,毕竟是上班一天了非常累,只要孩子乖、不闹,自己就根本没有教育孩子动手进行锻炼的意识,理所应当的在看孩子的时候孩子在一边玩,自己在一边玩手机、打游戏,这样的行为一天天累计下来,孩子根本就无法学会自理。
第二、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会护短
等到孩子该上幼儿园了,发现送幼儿园孩子极其不适应,不是三天两头的尿裤子就是老师投诉说孩子自己不会吃饭,有的家长不反思自己没有让孩子进行锻炼,反而指责老师没有给孩子喂饭。
这些家长也没有想想别人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自己吃饭上厕所,而自己的孩子什么也不会,即便是老师不可能不给喂饭,但是等到老师忙完了再给你家孩子喂饭的时候,肯定饭都是凉的了。这时候你要是在家训练孩子吃饭,老人往往会干涉,说家长懒,不肯给孩子喂饭,有的老人护短护到自己上手去喂。
第三、孩子有选择的机会,根本没法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根本不会养成自己动手、自己收拾的习惯,特别是上了幼儿园后屡屡出现了尿裤子、尿床等等的行为,证明家长在这方面根本没有给孩子进行应有的训练。
如果家长对孩子进行训练,老人就会进行干涉,有的老人愚昧无知,在孩子面前会说父母的坏话,而孩子不懂得是非,就会一有什么事就跑到老人身后,接受老人的庇护。
这样时间长了,即便是家长再明智、再想把孩子教育好,架不住有孩子总是逃避,这样家长的教育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让孩子形成了“爸爸妈妈对我不好,爷爷奶奶好”等等类似的思想。
作为孩子的父母,是处在一个很尴尬的阶段,跟老人说深了不行、跟孩子说浅了没用,特别是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对方的父母,这种情况真的很恼火,管孩子管深了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首先就不高兴。
自己爱人能理解为什么对孩子这么严厉,也是为了将来孩子不要走了歪路,但是作为老一辈的人就很生气,真的是因为这个而气到血压升高、犯了心脏病的也有。
所以孩子父母尽量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就自己带孩子居住,因为这个阶段还能把孩子不好的行为习惯纠正过来,而如果还过份依赖父母,一方面对父母的生活会有影响,另一方面的确是不好管教孩子。具体来说:
第一、身为父母,要有危机意识,认识到孩子在性格养成阶段自己带孩子的重要性。
俗话说三岁看老,如果孩子在三岁左右的时候还没有养成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那么家长无论如何也要帮助孩子养成这个习惯。没有这个习惯的孩子,上了小学后会非常吃力。
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被喂、被伺候,这时候如果家长再要求他自律,对他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孩子也非常受罪,再加上上了小学后功课比幼儿园阶段要多很多。没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个孩子就不会很快的适应学习节奏。
第二、身为父母,要身体力行,不要用繁忙当借口。
双职工家庭,的确是都很辛苦。如果夫妻双方不能分工合作、一个以孩子为主、一个以家务为主,互相配合,完全靠孩子自己建立起自律的,还是很少,那么孩子的教育就会非常的被动。
特别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的确是需要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训练的,孩子养成了干什么都快的习惯,自然以后生活、学习上就不会拖拖拉拉,也就不会有过多的需要家长教育的问题。
防患于未然在教育孩子方面尤其是需要家长重视的,道理很简单,现在不进行训练,那么以后训练会更麻烦。
第三、身为父母,教育孩子不能通过体罚来进行。
有的家长性格急躁,特别是孩子犯错了,比如说是尿床了,就会觉得非常没有面子,家长觉得丢面子了就会狠狠的训孩子。
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是有自尊心的,特别是在同龄人面前,如果她尿了床,再被老师奚落,再被同学嘲笑,正是需要家长来安慰的,但家长又不理解的话,孩子情绪上就会非常难过。
总之,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基本就在幼儿园阶段,如果再错过了这个阶段,那么到了小学阶段更难以纠正。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错误就需要家长的尽早纠正,就像树苗长歪了尽早修正才能长好的道理是一样的。而跟老人一起住虽然方便、经济,但长远看来对孩子的教育是受干扰的,所以为了长远计,在孩子大点后尽量不要跟老人住在一起。
这个条件要实在是无法实现的时候,教育孩子的时候自己关起门来教育,而且不允许其他人进屋,不要体罚孩子,但是要告诉他你非常生气,让他自己反省,不能离开你的视线。孩子在得不到外援的情况下,自己就会妥协。
【我是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