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粽子差异大?尝过一众“网红粽子”,都不如妈妈纯手工肉粽

2020-06-09   润心食忆

原标题:南北方粽子差异大?尝过一众“网红粽子”,都不如妈妈纯手工肉粽

历史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底蕴,而美食使历史增添生气,即便你可能忘了故事的来由,但曾经味蕾的诱人刺激会一直留在记忆里。正如一颗端午粽子,手掌般大小精致小巧,看那青绿色的外衣严严实实的包裹着丰富而朴实的内涵,这是最具有质感的东西,后加调料勾起的鲜香美味,会得以更广泛更久远的流传。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长久以来的传统习俗之一,初衷是为了纪念一代伟人屈原,而后3000多年制作烹饪的不断改进甚至流传国外,作为一个美食纽带把不同文化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一年一度的端午马上就要到了,这些味浓香醇的传统美食又怎能错过。

南北方粽子差异甚大,你会Pick谁?

南方粽子多以尖角型、金字塔为主,精致小巧,做法复杂。江南地区尤为重视馅的材料,要吃上一口黏度适中不需再加调料的粽子,得花上几天功夫才能包好:首先提前泡上糯米,起码三小时的浸泡会使得糯米更有色泽、口感黏度更好,还需要腌制肉类作为粽子的主要调味。

北方的粽子个子亮点在个头壮实,颇有北方人豪迈风范。有幸吃过北方粽子,被禾杆打圈捆扎着,呈现的大多是长条形或三角锥,它并没有过多的修饰,打开粽叶只是被白米包裹着红枣,蘸上白糖或者红糖一起送入口腔,原本平平无奇的糯米有了枣泥的软绵和白糖的颗粒点缀瞬间变得香甜。

网红粽子固然有趣,但传统粽子评分更高!

有人会问,传统粽子都吃了这么多年了,也是时候创新口味了。商家因此看到粽子的商机,网红粽子各领风骚,如星巴克星冰粽,晶莹剔透,尝起来宛如甜品清爽,还有更多的创新口味,如宫保鸡丁粽、泡椒牛肉粽等等,但现实中传统的销量更胜一筹,毕竟我们吃进去的不止一瞬间的美味。

让人忘不了的依然是妈妈的纯手工肉粽

小时候并不富裕,并不是糖果零食布满天,但传统节日并没落下一个。尤其是我期待的端午节,一个既能看划龙舟比赛又能吃粽子的节日。妈妈包的粽子说不上是什么珍馐美味,但是从选材到出炉全过程并不马虎——先选上最好的五花肉,再买上蛋黄、香菇、花生、糯米等配料,满满当当的往里塞,圆鼓鼓的粽子才是完成雏形,接着扔锅里蒸煮,两小时以上的蒸煮过程总是芳香四溢,可馋住我了。

在外工作的游子还有多少人能常常吃得上母亲的纯手工美食?下班拖着疲惫的身子机械地奔赴下一个目的地,偶尔驻足嗅到街巷里溢出粽叶的缕缕清香,是何其怀念!

肉粽的灵魂在于“肉”,有人喜欢用烧肉、香肠来代替,但还是肥瘦参半的五花肉最为香浓。每一位精通手工肉粽的妈妈会跟你说切、腌、搓的道理。首先五花肉切成方块状,以3-4cm的厚度最为弹牙,也适用在巴掌大的粽子空间;接着放上盐、糖,酱油上色和少量鸡精,喜欢花椒八角的配料一也可以适当放入;然后洗净手直接搓肉,等到肉色开始改变可以放上料酒,过早倒上会破坏肉质,大概5分钟可以看到白沫,这时候的肉已经完全入味了。

说在最后,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该囤粽子的要提上日程了,在我们当地具有丰富包粽子经验的阿姨们已经接到近五万的粽子单,估计有得忙了!

免责声明:内容为润心食忆原创,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