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能动英语Club)
今天的内容全程高能!!!
言辞激烈!!!
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者、玻璃心者请速速退出!!!
白月光在照耀
你才想起她的好
朱砂痣久难消
你是否能知道
最近你的抖音一定被这首《白月光与朱砂痣》刷屏了。
那么,什么是 “白月光”, “朱砂痣”又是什么呢?
首先,张爱玲曾说过: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后来有人总结:
寄予希望却无法拥有的人叫白月光,
拥有过却无法再拥抱的人叫朱砂痣。
但紧接着又引申出了“地上霜”这个词。
简言之就是,啥也不是。
有人问,男人面对白月光和朱砂痣会怎么选?
如果按 红白理论,这个没什么选不选的问题。
因为他娶了的对象注定不会是白月光或者朱砂痣。
只能是白米饭和蚊子血。
小能说这些并不是赞成这个观点,我只想说:
这都是些什么恶臭言论?
尤其当我经常看到网上很多明星夫妇,人家已经结婚了,一些媒体还在反复地挖掘他们以前的恋情。
美其名曰:
要是他们结婚了,一定很幸福。
他现在看上去,过得好不幸福。
???
我寻思着人家爸妈知道得都没你这么清楚吧?
啥都不了解呢,仅凭几张抓拍的照片就对别人妄加判断。
而很多受众,就被一些媒体随意带偏。
这些都只是很小的事情。
关键还是在于现在不良的网络风气。
像之前人人喊打的“半藏森林”,因为不良感情事件被顶上热搜。
明明是一个负面人物,大家却争相模仿起她的妆容、穿衣和拍照风格。
紧接着也兴起了好一阵的绿茶、渣女语录:
“玩归玩,闹归闹,
暧昧上头的那几秒像极了爱情;
你可以碰我身体,但不能碰我的手机
躺在你怀里不要问我爱不爱你
都是出来玩的,动心就是你的不对了”
瞧瞧,你敢把这话说给你家长听一听吗?
很多事情真正发生到你身上的时候,你敢说得这么轻松吗?
还有像之前流行的“家暴妆”。
不是,家暴是可以开玩笑的事情吗?
你知道被家暴的人心理上和生理上需要承担多大的痛苦和压力吗?
我知道看到这里,有人会说:
小能,你太紧张了。
这些不过就是娱乐,
没有人当真的。
但你知不知道,像之前穿越剧大火那会,很多孩子纷纷跑去跳海、跳楼,进行各种自杀行为。
一切只为了“穿越”。
还有停留在80、90后记忆里的网红鼻祖CK沉珂。
多少人学着她去自残,觉得这是一种潮流。
好了,能看到这里的读者,我先对你们说一句谢谢。感谢你们有耐心听完我以上的吐槽。
你可以说你有辨别意识,不会受网络亚健康文化的影响。
但你抵挡不住它们对孩子们的如潮水般的汹涌袭击。
现在的孩子上网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小,从小浸染网络文化,在缺乏三观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前提下,又怎能避免受到网络亚文化的荼毒呢?
小能算是同龄人中接触网络比较早的。
那会的网络环境相比现在,更加不受管制。
我记得有次被一个突然闪出的恐怖图片吓到之后,整整一个月没有敢碰电脑。
不敢独自在家那段时间也疑神疑鬼的。
虽然小能举出的例子都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但还是要劝家长小心,不必太恐慌。
据数据统计,多数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认知是正向积极的。
未成年人眼中的互联网:认识世界的窗口(67.1%)、日常学习的助手(66.1%)、娱乐放松的途径(59.3%)、便利生活的工具(53.1%)、认识朋友的渠道(36.5%)、自我表达的空间(18.8%)。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未成年人将互联网当做开拓眼界与日常学习的工具,而非仅仅用于娱乐用途。
当代社会接触互联网不可避免。
从家长层面来说,与其费尽心思防止他们上网,不如平时多与孩子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加强对他们网络防沉迷知识和自护意识的能力,从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茁壮成长。
“bring”“take”区别
含义不同
take
带去(从这里带到另一个地方)
例:
I'll take you home.
我会带你回家的。
bring
带来(从另一个地方带到这里)
例:
Would you like me to bring anything to the party?
你希望我带什么东西来派对吗?
主动性不同
take
可以表示主动的移动
例:
I will take the kids to the cinema tonight.
今晚我要看孩子们去看电影。
bring
则表示跟随一起移动
例:
Would you like to come with us and bring Susie?
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带苏茜来吗?
今日话题:
让你离开手机一天,你会怎么度过?
“能动英语Club”一个有情怀有温度的公众号,
在小能学姐的引领下,不畏风雨,勇敢前行。
(点击图片进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