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中线抽血担忧较大,基建回升的机会比较确定

2019-11-29   炒股跟Z走

从国内政策层面来看,始终没有对股市当前短中线的僵持、疲软现状给出更多扭转的希望。

易主席近期在重要官媒上发表的近5千字长文,表达了中央对金融市场的重视;阐述了对资本市场今后的定位和要求;以及今后对证券业监管和中长期治理的思路;反思检讨了此前证券监管中的不足和问题。文章开篇就肯定了股市的重要性。称:资本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这个基调上来看,决策层是希望股市越搞越好的,A股的中长期还是有希望的。

但同时就短中期股市走向而言,似乎并没有提供更多能够帮助市场扭转已经持续很久的指数疲软、成交萎靡的状态的办法,可说远水难救近渴。或者一种猜想是,监管层对当前股市的现状是满意的?至少是觉得还能接受的不必要干预的?所以才能够非常淡定地对股市的顶层设计、监管治理等中长期问题侃侃而谈?

A股要解决目前疲软、资金紧张的局面,主要的希望还是在外资扩大流入上——而外资也确实给出了希望。

27日北向资金尾盘再度上演脉冲式飙涨,标志着MSCI完成了对中国A股的年内第三次扩容,生效后A股纳入比例达到20%。截至2019年11月26日收市,MSCI指数将包括472只中国A股,其中有244只大盘股和228只中盘股。在MSCI ACWI全球市场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里的中国A股的比重将分别达到0.5%和4%。

市场对未来MSCI是否会继续扩大A股纳入权重十分关注。今天(28日)凌晨,MSCI在其官网上发布新闻稿,表示在考虑进一步纳入A股之前需要解决四大问题,包括风险对冲和衍生品工具的获取、较短的股票资金结算周期、陆股通的交易假期安排、形成有效的综合交易账户机制。

当然中国市场也在发生变化,比如对冲工具的进一步丰富等,将提高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部分券商认为不排除明年MSCI抛出扩容计划的可能。机构认为,境外资金加仓A股是近几年比较确定的趋势,明年增量外资可期,预计2020年海外增量资金或将达3000亿元左右。

虽然MSCI给出也不过是一个中期的希望,但至少说明外资对A股的信心似乎比国内机构更加坚硬一点,这或许意味着北上资金的持续流入A股局面会继续保持,这至少能保持市场预期对“股市有底”抱有信心。

不过,外资增量入市的希望,毕竟在规模上还不足以扭转国内市场的存量博弈的局面。况且就短线的接下来而言,有一些变因被部分投资者认为,对短线走势的压制可能会比较突出。

尤其对于邮储银行的上市,市场的看法比较分化。

而如我们此前的多篇关于银行股的文章所言,银行股优势在于:

其一,随着A股国际化脚步的加快,海外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将占有更大的权重,而外资向来比较青睐具有稳健性的银行。尤其当前至年末,MSCI第三次扩容与邮储银行IPO上市的时间节点相近,容易形成共振;

其二,上市银行业绩超市场预期,在经济数据不佳的情况下,仍优于其他行业。据悉,三季报显示,银行板块净利润占比高达41.4%,位居各行业第一,且领先优势明确。从净利润增长情况看,金融业(含非银金融)三季度净利润增加额高达2584.45亿元,占全部A股净利润增加额的92.9%,而金融业以外其他所有公司利润增加总量仅为196.02亿元。银行依然是躺着赚钱的大户。

其三,当前银行板块估值低,股价低、涨幅低,基本面与估值存在偏差,具备核心资产估值修复的空间。同时具备可观的高股息率。

尤其邮储银行又是属于银行业中的优质股。作为全国营业网点数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但规模较四大行更小,增速更快;而不良贷款率仅为0.82%,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拨备覆盖率396.11%,接近行业平均水平的2倍;凭借“一大一小”的信贷结构,邮储银行一直保持优于同业平均水平的资产质量——因此,很多机构看好邮储银行未来估值。

同时,对于邮储银行的发行,兼顾层也做了战略配售护航、“绿鞋”机制保驾等很多对冲流动性抽血预期、稳定股价的措施。

所以不少乐观的分析认为,这一大型银行股的上市对流动性冲击负面不大。

但也仍有不少分析担心抽血依然会压制指数——邮储银行28日发行,募资总额高达284亿,在当前的市况下,市场有所担忧在所难免。

那么,接下来就看市场主要的预期是往哪边倒吧。

当然,大盘整体难有大的希望,但股市结构性机会还是存在的。最确定性的机会,仍是大基建,以及大基建带动下周期股的反复脉冲机会。

27日有两个数据值得重视:一个是,官方公布中国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75.6亿元,同比下降9.9%,9月为降5.3%。1到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151.0亿元,同比下降2.9%。而统计局在解读10月工企利润数据时都认为,10月工企利润同比降幅比9月有所扩大,主要受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扩大、生产销售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简单说,CPI上涨压力虽减,但经济下行压力但同时货币政策又不能期望大放水,依旧是股市最大的利空压制。

另一个是,27日,中央《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正式公布,公路、铁路等补短板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最低可到15%。根据《通知》,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由25%调整为20%。机场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维持25%不变,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维持20%不变——这再一次证明了扩大基建稳增长是当前政策的最重头。因此我们重申

此外,国资委:抓紧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措施——国企改革未来总还是会有些许机会,不过因为国改的概念已经炒烂,持续性恐怕不佳,也无法改变市场整体预期。

总之,大盘短线恐怕仍只能维持弱势震荡局面,但基建回升带来的结构机会还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