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延迟退休每年可省万亿养老金?

2019-12-24   不执著财经

延迟退休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12月22日,黄奇帆在当天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表示,如果延长女性退休年龄,将相当于每年增加1万亿元养老金,必将缓和许多省份养老保险资金链紧张的状况。同时,一年产生1万亿红利进医保,还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又能产生劳动力红利。

在黄奇帆看来,我国女工人一般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女干部为55岁,而男性为60周岁,应该按照国际惯例是男女同工同酬同时退休。此外,据人社部2016年数据,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达7个,其中黑龙江当年养老基金的累计结余已“穿底”为“-232亿元”。因此,通过延长女性退休年龄,以及延迟退休来缓解部分地方养老金压力是一个可行的措施。

那么,很多人关心的是,如果延长妇女退休年龄10年,真的会每年多出一万亿养老金吗?对此,我们认为测算的数据并不真实。因为每年的女工人或女干部退休后,退休金占原来在岗工资的比重都是不同的。有些女职工的退休金占原来在岗工资收入的65折,甚至更低,但有的女干部是85%折,甚至更高一些。同时,每个人在岗时的工资也是千差万别。

所以,统计部门只能通过假设来估算数据,但假设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出入,往往渗了不少水分。其实,说女性延迟退休年龄可省1万亿养老金,是靠各种假设环境,而推断出来的数据,在现实背景下,每年根本不可能省1万亿那么多。

再者,现在职场竞争非常激烈,40岁以后就找不到工作了,所以很大一批女性职工都在苦熬退休。如果把女性50岁退休年龄往后移到60岁的话,那肯定有很多女性在此年龄段,因找不到工作,而处于失业状态。更多的企业会选择年富力强的年轻人,而不会选择老年劳动力。所以,如果让女性50岁退休改成60岁退休,这很可能会导致大量中年女性失业。

再次,国家每年给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养老费,一般是在原来养老金待遇上增加5-5.5%。这也弱化了延迟退休改革的效果。试想一边在给已经退休人员加薪酬,一边又要延迟退休,两者相抵,养老金减支的效果不会如预期那么大了。

最后,我国许多地方过去为给上一代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挪用当代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积累基金,形成了备受诟病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曾引发社会的断保、退保现象。在此背景下,将延长妇女退休年龄、减少养老金支出,作为缓和养老金压力的手段,这种做法肯定让社会各界难以接受。

延迟退休条例相关部门正在酝酿之中,届时也会兼顾各方群体的利益诉求。我们主张对女性退休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只要工龄达到30年的女性职工,秉承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可以自由选择在50-60岁年龄段之间退休。这样的弹性退休制度更能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而盲目将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延后至60岁,这肯定不得人心,会遭至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