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的简历

2019-07-29   掌上扶风

您好,我是扶风!

感谢您打开这份来自扶风的邀请函,

这是一封特殊的邀请函,

凭这封信,

可以找到一万个来扶风的理由!

我们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欢迎您来到扶风!

下面是我们家乡扶风的名片

请将这张厚重的名片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这是我的证件照

我叫扶风

这是我的个人信息

中文名称:扶风县

外文名称:Fufeng County

别 名:东方佛都,青铜器之乡

行政区类别:

监护人:中国陕西省宝鸡市

政府驻地:扶风新区

电话区号:0917

邮政区码:722200

地理位置:宝鸡市东部湋河流域

面 积:720平方千米

人 口:42.8万(2010)

方 言:周朝国语、雅言——陕西西府方言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法门寺、周原遗址、西府古镇、关中风情园

车牌代码:陕C

行政代码:610324

我叫扶风

这是我的成长经历

原始社会神农氏时期,县属姜氏国(部族)。

黄帝时期,属岐伯国(部落),后稷周国(部落)。

尧舜时代,为周始祖弃的封地,属后稷有邰氏。

西周时,属岐邑,为京畿。

东周时,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在今境内法门镇始设美阳县,揉谷乡法禧村设邰县,属内史。

西汉时,美阳县、邰县始归雍国,后属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归右扶风辖领。新莽时属扶风县都尉大夫府。

东汉时,美阳县辖区未变。南部邰县改为武功县。

三国时,美阳、武功县治未变,归扶风郡辖领。

西晋时,美阳县属扶风国,武功县属始平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美阳县。在今县北部、岐山县东北部设周城县,美阳县并入周城县,治城在今周原遗址,归平秦郡。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撤武功县,在武功县治姜塬嘴设美阳县,辖今县南部、武功县全部和太白、骆谷、邰亭等地,归武功郡辖领。

北周天和四年(569),移美阳县治崇正镇。建德三年(574),移周城县治于眉城,在原周城县址设三龙县;撤美阳县,县地归岐山。置武功县治于中亭川(今武功镇)。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改三龙县为岐山县,治城在岐山(今箭括岭)南十里。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在武功长宁镇始设扶风县(俗称东扶风),在今县址设湋川县 。太宗贞观元年(627),撤扶风县,贞观八年(634)改湋川县为扶风县,在今法门镇设置岐阳县。元和三年(808)撤岐阳县。

五代后梁、唐、晋、汉、周时,扶风县设置未变,归凤翔府辖。

北宋时,县置未变。

南宋初(1127),金人统治北方,更名扶兴县。后又复原名,归凤翔府辖。元、明、清时,县名和治城均未变更。元时属陕西行中省凤翔府辖,明清归陕西布政使司凤翔府辖。

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二十四至三十八年(1935—1949),归宝鸡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

1949年7月13日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宝鸡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并入兴平县。1961年8月从兴平县分出至今,隶属宝鸡市。

这是属于它独有的魅力光晕,

这样的经历怎不让人迷醉!

在扶风,无论走到哪里

都会一不小心就遇见令人难忘的美食小吃...

扶风鹿糕馍

扶风一口香

扶风醋糟粉

扶风落地花

扶风豆花泡馍

扶风辣子锅盔

扶风面皮

......

在扶风这样人才辈出的地方

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

史载,扶风人马融“为人美辞貌,有俊才。”但他之所以声名千古,为后世学者所尊重,是因为他一生中重视教学、注重人才培养的结果。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他继孔子之后开创了最大的私学办学规模,并在教学方法上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东汉著名的学者郑玄、卢植等,都出于他的门下。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居家操持很勤苦,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常拿着《公羊春秋》阅读。永平五年(62年),班超和他的母亲随同入京任校书郎的哥哥班固迁居至洛阳,靠替官府抄写文书来维持生计。有一个相面的人曾对他说:“你额头如燕,颈脖如虎,飞翔食肉,这是万里封侯的相貌啊!”汉明帝就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掌管奏章和文书。

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人,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时好学,16岁时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父死后,他继承父业,搜集史料,从明帝永平元年(58年)起,续写《史记后传》。永平五年(62年),被人告发私改国史,投之入狱。弟班超为之辩白,始获释。后被召为兰台令史,与陈忠等写成《世祖本纪》,迁升为郎、典校秘书,受命编写《汉书》。章帝时任玄武司马。建初四年(79年),根据诸儒在白虎观辩论五经同异的结论,整理成《白虎通义》。和帝永初元年(89年),随将军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大破匈奴后,作《燕然山铭》以记功。后因窦宪擅权,被和帝所杀,受到牵连,死于狱中。此时,《汉书》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完成,后由妹班昭和马续续成。

在扶风这样历史悠久的地方

还有不少好玩的地方...

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6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宝鸡市90公里。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法门寺西北三公里处,是《诗经》所言“周原朊朊,堇荼如饴 ”之地。周原考古发现被列为21世纪中国百项考古新发现之一,自西汉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周原发现第一件青铜器以来,累计出土青铜器数以万计,其中晚清“四大国宝”中的毛公鼎、大盂鼎就出土于此,周原被誉为我国“青铜器之乡”。规划在建的周文化旅游园区,将再现三千年前周文化风貌,周原将成为陕西省“周、秦、汉、唐”历史文化旅游景区中“周文化”的重要部分。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东到武功,西至宝鸡,横跨扶风、岐山两县的大部分。

城隍庙

扶风县城隍庙,位于县城东大街东头北侧,是关中西部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2006年6月被国务 院核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段家镇,前身为福荫寺,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已有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

野河山生态旅游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贵妃故里野河山,位于扶风县北部,法门寺向北8公里、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唐杨贵妃的出生地,贵妃叔父唐宰相杨国忠之父杨珣埋葬之地;是一个比较独特的黄土风情和人文、森林、丘陵、大峡谷融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关中风情园

扶风县在丰厚的关中民间民俗文化基础上,全力打造了以扶风为轴线,浓缩关中民风民俗,再现关中民事民情的旅游新项目——关中风情园。

西府古镇

西府古镇坐落在历史文脉最为深厚的周原文化发祥地—陕西扶风县,沿着丝绸之路的历史痕迹,跨越2300年的历史岁月。

扶风温家大院

温家大院内有大房15间、厦房15间,后院还有一幢漂亮的绣楼。这是一所典型的关中古民居,它的平面与空间结构属于中国传统四合院式的民居模式,布局由前向后依次为:门房、庭院、正房和后院。

庭院两侧两栋单坡顶厢房组成四合院,由4个建筑风格一致的多进式院落连接为一体,组成一个建筑群。在这里处处可以看到精美的雕刻。从门窗、墙壁到方砖瓦片,龙、凤、狮子、鹿、龟、鹤以及梅、兰、菊、竹、松、柏等象征吉祥、长寿的动植物通过雕刻被巧妙地融入到民居的各个角落,使你不得不佩服前人雕刻技艺之精湛。

七星河湿地公园

七星河佛文化主题湿地公园是扶风县重点建设项目,属于林业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东起信义水库,西至白家窑水库,穿扶风县城而过,是老县城与新县城的分界线,将来不仅是扶风人的日常休闲场所,还会是扶风佛文化旅游的重要节点之一。

贤山寺

贤山寺位于县南15里的午井镇南官村,面对秦岭同太白山相望,背靠北莽山与法门寺相峙,低头能睹渭水长流东去,足下可见陇海铁路输通神州各地。寺前两山环抱一沟,远看不见,诚访即到,绿树成荫,包刹其中,依塬建寺,游人有入山之感。这就足以说明当初开山祖师选地之佳,致使贤山寺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均有振兴之日,有元顺帝来寺问道拜贤齐和尚任国师之光也。清嘉庆县志载,张载(横渠)隐此读书讲学,故名贤山。.....................

马援墓

距陕西省扶风县城约3.5公里的伏波村旁,有一座圆锥形夯土堆,高约10米,直径约10米,这便是东汉初年的名将马援墓茔。墓前立有清代所刻“汉伏波将军墓”碎石一通。...........................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扶风

东方佛都,青铜器之乡秀美大地

有着她独特的魅力

这就是扶风

它自然纯净、热情好客

传出去,让更多人看看这就是

扶风,我的家乡!

扶风集颜值与内涵并存

现在扶风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请把我们美丽的扶风告诉全世界

开放的扶风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