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测评的思维课程是斑马思维、瓜瓜龙思维和小猴思维,废话不多说,我们今天就从几个维度来看看这3家思维机构吧。
课程安排
在课程大纲的设置上,三家思维课还是有各自的侧重点的。至于课程安排,当然也是各有各的想法。
三家课程在一周内都是安排了5节课,但是在新知教授和复习课的比重设计上,还是有明显区分的。
在课程安排上,瓜瓜龙思维是两天学习新知识,三天时间用来复习,斑马思维三天为新知学习课,两天是复习课,而小猴思维则是一天的复习课。
小猴思维是新知教授的比重占得最大的,在一周内安排了4节新课。总体上在一个星期的知识容量上,小猴思维>斑马思维>瓜瓜龙思维。
对应来说,瓜瓜龙思维在一周内安排了3节复习课,周五虽说是直播课,但其实也是复习课的形式。因此它是最注重复习的,适合学习基础一般,记忆力较差的孩子,可以有效巩固知识。
课程体验
说完了课程安排,下面我们对比一下三家机构在上课流程上的区别。我把三家的课程总结成了以下3张导图。
对比了三家课程的上课过程,我发现在学习场景的设置上,瓜瓜龙思维和斑马思维都是卡通人物来上课讲解,比较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斑马思维是真人老师讲解,真实感更强,上课气氛会相对来说更好。
在预复习机制设计上,三家课程中只有瓜瓜龙思维设计了预习环节,但是预习与上课内容关系不大,并没有起到实际的预习意义。
在练习的设置上,瓜瓜龙思维的课后练习题和上课的习题题型是相同的,可以较好地巩固课上内容。此外它还添加了有一定难度的扩展题,考察孩子的知识迁移能力。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练习环节会不停催促孩子给出结果,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较少,反而忽视了过程。
斑马思维在练习环节更侧重给孩子打基础,加入了错题重现,将错题重新拿出来反复练习掌握;小猴思维则设置了拔高题,对于想要在基础学习上进行拔高的孩子比较友好。
而在课程的具体细节上,瓜瓜龙思维利用了小科技。它在练习过程中搭配了实体教具,通过镜面反馈到屏幕上。
让孩子感觉到思维并非虚无的,而是触手可摸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不过这个技术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操作不够稳定灵敏,再比如教具投射到屏幕会产生“镜像问题”。
尤其在学习排序问题时,孩子明明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屏幕上的图案却是从大到小的,孩子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惑。
相对而言,斑马思维和小猴思维就显得比较“朴实”了。小猴思维在课程中穿插了两首侧重点不同的儿歌。
而斑马思维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生活中的数学”环节,可以带领孩子将知识融入生活。
好了,今天关于斑马思维、瓜瓜龙思维和小猴思维的测评就到这里了
如果大家在孩子的学习或辅导课程选择上有任何问题,可以和我单独交流:fishsirb
我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分析,给你更有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