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分高考考生越来越多 靠分数选拔人才的价值越来越弱

2019-08-11   泛亚联盟

6月25日,全国大部分省市发布了高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和“一分一段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高考,1031万报名人数不仅创下十年以来报考最高峰,部分省份600分及以上高分段考生也是空前增多。

近年来,许多地区都出现了“高分通胀”的现象。2018年,河北省700分以上的考生数量多达122人,仅数学满分就超过了150人(文理合计)。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高考为代表的升学考试被广为诟病,试题难度被认为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负担。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各级选拔性考试不断退让,降低难度,追求稳定。

选拔性考试简单化、水平化、模式化,还直接强化和推动了应试教育的畸形发展。几乎所有人都习惯了这种考试形式,这就更能理解在今年高考数学题中,出题形式稍作变化,很多考生与教师就直呼试题难了。

水平化,简单化,甚至固化的考试,分数越来越高,越来越没有区分度或者区分度越来越低的尺子,对于人才选拔的意义就越来越小,甚至起反作用,选拔出的更多是中间人才,而未必是顶尖人才。

在我们还无法全面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大多数人只能以考试成绩为核心录取依据的背景下,这种选拔性考试水平化、固化,恰恰强化了应试教育。毕竟,刷题是管用的,效果是明显的。

文/网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