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40载,我为什么从不“体罚”学生?

2019-07-26   泛亚联盟

当老师,最怕遇到不听话的学生,不管怎么教育,就是不听,真想打他两下,让他涨涨记性。

可是现在,“体罚”学生已经成为老师的高压线,因“体罚”学生而引火上身的老师也不在少数。

7月初,国务院出台的《意见》指出: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这一条算是给了所有教师一个安心的药丸。不过,在政策实施之前,老师们依然不清楚“体罚”与惩戒权的界限到底是怎样的。

那么,就不“体罚”了?有老师可能会问:不罚学生真的可以管住学生吗?

您别说,还真的可以~有这样一名教师,从教40年来,从来没有惩罚过任何一名学生,如今,仍然被50多年前的学生爱戴着,她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名从未体罚过学生的老师

刘老师,是我五十年前的小学班主任老师。

关于网络上惩戒学生的问题,我致信刘老师:

老师,对于顽劣学生的教育,您有什么方法?体会?感触?惩戒学生需要体罚吗?有许多年轻的教师很关心此类问题,我想听听作为一名老教师,您是怎样对待这个问题的?请您指教。

没想到,半夜时分,已经76岁的刘老师用微信给我回了一封信,竟有近千字。

读罢刘老师的信,我觉得我的认知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因此,我索性毁掉了我的草稿,把老师的信原封不动地转发出来,希望对年轻的老师能有些益处。

下面是刘老师在微信中发来的信稿全文:

1. 要时刻关注孩子自尊心

德山,首先,“顽劣学生”的称谓是不准确的;由于先天因素以及家庭教育程度不同的因素,造成了学生的认知不同,使学生们的表现有所差异。

有循规蹈矩,彬彬有礼的;有桀骜不驯,言语粗鲁的。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学生们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这一点是共有的。

这种积极向上的心,就是学生的自尊心,千万别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教育他们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这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学生的自尊心问题,平时多注意观察他们,在集体场合表扬他们的优点,那怕是点滴的优点也不放过。

而缺点和不足,则单独谈,私下指出;毛病多的,允许他一个一个改,一点一点改,改了一点就肯定学生的努力,巩固成果,杜绝反复。

2. 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职务

不能操之过急,对于那些有影响力的学生,不妨给他们安排点职务,让他们有事可做;

职责在身,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可使他们体会到一个人的不良行为,能给一个集体带来的不好的影响,影响到集体的声誉,给集体带来的损失是什么样的。

当一个学生把集体的荣誉装在心里,他的行为就在不知不觉当中步入正轨。

当年咱们班的情况你还记得吧,那个调皮的孩子王,自从让他担任体育委员以后,班级秩序有了多大的改观呀。

他行使职责是多么认真,捎带着那一批调皮学生都成了乖孩子。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学生,其实就应该遵循一个理念:润物细无声。

当然,这一切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你要爱学生。

我记得你的一篇文章曾引用过苏霍林姆斯基的一段话,大意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因为我作为一个教师,所做的一切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德山,我接手你们班时,是刚参加工作,第一次当班主任,我只会用最原始的爱,和对工作的满腔热枕;

所以,开始阶段我工作出现了不少失误,以至于四十多年后再重逢时,还有同学提起,关于班级批判会,关于大字报风波等等。

我从教近四十年,大部分时间都当班主任,记得有一次校长调我去校长室担任干事,我都没去,我离不开学生。

确实,现在有些年轻老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认为班主任工作又重又杂;

我不这样认为,我热爱班主任这个工作,这是最能接近孩子的工作,当你摸到了孩子的脉搏,就离你真正成为一个老师不远了。

4. 老师要为学生成长创造平台

我常常跟我的学生们说,我们关起门来就是一家人。

我们在一起共同研究怎样提高各科成绩,怎样为班集体争荣誉,学生们都踊跃发言,集思广议。学生们自已提的建议,自己想的点子,大家遵守起来是那样的自觉。

你还记得吧?当年学校搞文艺汇演,咱们一贯是全体出动,全班大合唱。荣誉是集体的,也要集体参加不是吗?

有的老师图省事,挑几个同学跳个舞,这样老师省事,节目还出彩;不像组织大合唱,对老师的掌控能力还真是个考验。

我知道有的老师说我傻,自讨苦吃,可他们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奥妙?

每次大型活动,都是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培养凝聚力的最好时机;尤其是学校的体育运动会,为班级争荣誉,拿成绩的往往都是平时大家以为比较差的学生。

就是他们,从组织到项目,都特别积极;做老师的应看到这一点,主动工作,让他们展现出他们闪光的一面。

所以,我觉得,不管什么样的学生,老师的任务就是尽力地为他们创造平台,能使每个人都能尽情地表现;使他们满意自已的形象,乘热打铁,什么样的学生不爱惜自已的羽毛呢?

所有的学生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们自已塑造了自已的形象。

德山,可能你的诸多问题我没有一一解答,年纪大了,啰啰嗦嗦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请见谅!

这些文字,是老师分三次发过来的,我不敢想像,这千余字,一个七十六岁的老人是如何在手机上拼出来的?

掩卷三思,一个老教师的经验之谈,肺腑之言;即便我写再多、再华丽的文章,分量之重,无可比拟啊!

读了老师的这封信,我看到了字里行间对学生就一个字:爱!

写在最后:

对于教师来说,拥有爱很重要,爱是基础,但是爱不能感化一切,我们还是需要教育惩戒权的。

记得一名复旦教授说过:

我们这个社会要赋予老师更大的权利、更高的荣誉、更好的待遇,这样,才能够赋予他们更大的责任。

愿所有教师都能够拥有爱;

愿所有教师都能被公平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