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中国同龄 | 丁平:在平淡中见证“税”月变迁

2019-10-06     义乌发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播读原文

“我这一生其实很平淡,先后在4个单位就职,在税务局退休。但是我也很荣幸能和新中国共成长,见证祖国70年的岁月变迁。”说话的是年已70的税务局退休干部丁平。她的人生正如其名字所寓意的那样:平凡、平淡。但是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丁平见证了义乌70年的岁月变迁。

“教育改变了我”

1949年7月出生的丁平家中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两个弟弟。出身书香门第的丁平自幼受到家里的文化熏陶,和姐姐、弟弟一起在当时的大成中学就读时,同班就读的三姐弟就稳居当时班级的前五名。“当时镇上我们三姐弟学习是出了名的。”年逾古稀的丁平回忆往事时仍显得骄傲。

“1965年我考上了中专,就读金华商业学校。”丁平说。

丁平在校期间学习会计专业。半年专业知识学习和半年供销社的实习经历为她日后的财务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校期间的学习,改变了丁平日后的生活轨迹。

与税结缘

1968年,丁平被分配到东阳供销总社,历任柜员、收货员、收银员,上世纪80年代,丁平开始担任供销社的会计,开始正式的会计生涯。

1986年,丁平调回义乌,到原义乌县乡镇企业局任会计。丁平的这次调动见证了当时义乌乡镇企业的崛起。“那时候乡镇企业很多,发展得很好。”

1988年,丁平调任至义乌市审计局,在行政事业科从事审计工作,主要负责机关单位的查账的工作。“这个工作性质很像税务局,税务局是对企业查账,我们是对机关单位查账,偷税漏税这些我们接到举报也要查的。”

1992年,丁平被调到当时的义乌市财政税务局,在稽查大队担任会计,开启了她最后一段职业生涯,也正式开启了她的税务生涯。

“税”月变迁

“在我参加工作那个时候,税务干部是很辛苦的!他们经常要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去收税,而大多数被分到乡下的税务干部则常常需要走山路徒步去收税!”丁平回忆道。

“我刚到税务局稽查大队的时候,都是把手工账提回来查,这些账一般人是看不懂的。”丁平回忆,凭借多年的会计从业经验,她刚到税务部门时担任了不少查账工作,帮助企业补税避免税务风险。

“九十年代后期,电脑开始在义乌出现,那时候我们年纪大的同志都还坚持手工查账,很多都比用电脑的快哩!”丁平说道。进入新世纪,电脑全面普及,2004年丁平退休的时候,税务部门已经开始使用当时最先进的CTAIS税收征管系统。而丁平也见证了税务干部从徒步收税到电话催报催缴再到网络自动征收的“税”月变迁。

“这些年办事越来越方便了。当年365办事大厅开放的时候,为很多不知去哪里办事的群众提供了一个类似于‘超市’一样的选择,”丁平感叹道,“现在国税地税也已经合并,纳税人办税更加方便了,只需进一家门就能办理所有的税务事项。”

“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2004年退休以后,在平淡的生活里,丁平也亲身经历了时代的快速发展。

“现在到哪里都是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不会用这些,我还真会被时代淘汰!”丁平感叹道。如今互联网时代下,丁平也积极学习使用移动支付、微信等最新的东西。

“国家对我们退休老干部的待遇非常关心,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丁平说,现在农村的老人也能拿到几千的养老金,感觉日子越过越红火。丁平经历的,正是我们国家逐步完善的社会养老和保障体系。

如今的丁平,会在每周六到社区报到,参加文明出行劝导,自觉践行着“党员五(吾)带头”。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丁平也献上了自己的祝福,“祝愿祖国越来越好,繁荣昌盛!”

作者| 王婷 杨旭东

编辑| 张丹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Dsenm0BMH2_cNUgm4J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