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早上,义乌新业云谷电商园有限公司日化用品生产线上多了十几张新面孔。他们原先都是浙江芬那丝袜业有限公司的员工,现在的身份则是“共享员工”。
就在前一天,两家企业签订了《企业用工余缺调剂协议》及《劳动合同变更协议》。据悉,这是义乌迎来由政府主导的又一批企业“共享员工”。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对义乌企业用工带来一定影响,加剧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用工不平衡,有的企业订单量大、用工短缺,有的企业出现员工过剩“闲得慌”。如何在短时间内平衡“余”和“缺”现象,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成为当前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义乌市人社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疫情期间企业用工余缺调剂的通知》,要求各镇街和行业协会(商会),在企业与借出员工协商一致的前提下,指导缺工企业与劳动力富余企业之间实行“共享员工”。接到通知后,北苑街道迅速行动,积极沟通。第一时间通过对用工需求和缺工信息的比对,进行企业间用工余缺的调剂。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共享员工”在法律上是空白,如何做到既帮助企业解困,又解决后顾之忧呢?为此,义乌市人社局组织专班到外地学习考察,专题研究前期企业自主“借用员工”中存在的风险点,进一步规范流程,拟定相关协议(参考文本),为企业双方约定调剂内容提供参考。
为了给企业和员工吃下“定心丸”,走访宣传时,工作人员对此进行明确:“共享员工”不改变原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合作企业之间通过签订协议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规避法律风险。
为及时提供余缺调剂的精准对接,人社局在义乌人才网上开发了“余缺劳动力调剂申报平台”, 设有“我有短缺”“我有富余”“我要培训”三大功能板块,移动端、电脑端均可申报。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有7家企业申报短缺、富余信息,涉及员工1000余人,动态匹配正在进行中。
作者:林晓燕 傅柏琳
编辑:张丹娟 责编:石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nMLznEBfwtFQPkd1z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