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临终前,从野狼变兔子,留下3项遗言,暴露了天下男人的软肋

2020-10-01     岁月的交错

原标题:曹操临终前,从野狼变兔子,留下3项遗言,暴露了天下男人的软肋

在三国群雄中,曹操的形象屡被后世争议。无论从历史、文学、艺术评价中,都能看见一个“清平之奸贼”的形象,他先后逼杀董妃、伏皇后,在徐州就“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杀吕伯奢一家,还有那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奸诈暴戾的野狼性格表露无遗。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曹操又是一个“乱世之英雄”。鲁迅曾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首先,曹操扫平了北方的混战局面,为统一全国铺平了道路。其次,曹操在统一北方时所采取的一些政治、经济措施值得肯定。政治上,曹操抑制“鱼肉人民”的豪强;经济上,曹操实行屯田制;在文学方面,曹操不仅大力网罗文学人才,保护他们创作的积极性,而且在创作上也身体力行,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引领了一代文学创作高峰。

因而,后人常称曹操为枭雄,他有着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故而可以写下《观沧海》、 《度关山》、《对酒》、《短歌行》,彰显其远大理想抱负和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之心情;他真性情,敢于表露自己的心迹,所以青梅煮酒论英雄,他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面对刘备吃惊拾箸,可见其直白自负,是个真正的男儿。

他就像一个雄心万丈,时刻充满斗志的野狼一样,傲立山涧,仰天长啸,面对纷繁的乱世,挥动着无敌的兽爪,将一切阻碍从世间荡平,不惜血流成河,尸骨成堆。

可曹操毕竟是个凡人,是个肉体凡胎。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声也悲。当人将要离开这个世界,就卸下了一切伪装,放下了所有欲求,从一个从凶猛的野狼变成了温情的兔子。临终之前,曹操抛去了所有抱负和男人的豪情,留下了3项遗言。

首先,是一份《遗令》:很大的篇幅是一些琐事的安排,主要内容是要求百官在自己身后葬毕即脱掉丧服,各司其职,墓地不要随葬金银珠宝;其次,他对曹丕说:“死而有灵,子修询问为父其母安在,为父将何辞以答?”表现出了深切怀念发妻之情。最后,吩咐妻妾住铜雀台,后世善待之,要求祭祀不用焚香,分香给妻妾,并要求她们学习编鞋卖履,自力更生,后世有评“分香卖履,留恋妻妾”。

可见,除去了英雄或奸臣的身份,曹操是一个平常的尘世中人,无论在人生中表现的何等残酷,何等英雄,最终都将归于亲情,归于人类的初心。他临终前所留下的3项遗言,完全暴露了男人的软肋。那就是,无论多么坚强,多么无情的外表下,天下所有的男儿都有着一颗柔软温情的内心,只不过埋藏在尘世种种的纷扰之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Bn54XQBd8y1i3sJhN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