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平均7个月离职,为何这届年轻人跳槽比上班还勤奋?

2019-11-25   IT网络时代

前些日子一个很火的段子: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

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报告》像是论证了这句话。

领英数据显示,日前职场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呈现出随代际逐渐递减的趋势:

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

80后则是3年半,而90后骤减到19个月,

95后更是平均仅仅7个月就会选择辞职;

因此,经久不衰的话题“入职未满三年跳槽的年轻人多”又上了热搜

图片来源:微博热搜



一份对1984名职场人士进行调查显示:



90.0%的受访职场人士指出周围入职未满3年就跳槽的年轻人多。

跳槽的原因各种各样,有的因为公司现状与心理预期不符、有的是因为公司经营状况不好,

最常见的原因是关于薪资福利待遇、工作内容和职业发展瓶颈的。

面对工作中的不如意,69.9%的受访人士认为新人要懂得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年轻人往往一言不合就跳槽,成为了跳槽大军里的主力军。

在此情况下“跳槽新常态”被各媒体称为严肃的命题抛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年长者对年轻人另眼相待,认为这是“瞎折腾”是年轻人缺乏“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要求年轻人始终如一,已经不合时宜了;

社会对跳槽的容忍度也越来越高,有些年轻人会因此被扣上“不思进取”的帽子。

1

那么频繁跳槽

真的是年轻人的错吗?

这条热搜下面,高赞的评论是这样的:

“3年没涨工资,工资低,不跳等着公司大发慈悲?”

“都什么年代了,还年轻人不要注重薪资,我们来谈谈理想”

“现在是全民副业的时代,工资不高还累干嘛还留在那里”

“为啥要克服呢,这是做惯了资产阶级的奴隶也要鼓励年轻人一起苟吗”

“一到干活的时候,领导就说好好干,公司不会亏待你的。一到发钱的时候就说,年轻人要眼光放长远,不要光看眼前…”

基本上回答都是年轻人,因为他们深有体会。



2

现实:落差感与压迫感并存

其实,除了自身原因之外,高昂房价、延迟退休、学历贬值这些现实的落差和压迫感也是激励年轻人跳槽的重要原因。

过去,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勤奋,在北上广也是有机会拥有一份体面生活的,但如今似乎有些遥不可及。

《圆桌派》有一期就聊到“跳槽”的话题,关于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跳槽,蒋方舟在节目里这样说:

“大部分年轻人是很难获得获得户口的,互联网公司一般都不能提供户口,加上不断上涨的房价,使得年轻人根本买不起房子,所以某种程度上给了年轻人很大的自由,跳到这和跳到那本质上没有区别,不像过去由体制内选择下海,会经历明显的身份变化,现在对于年轻人而言,只是一个工资多和工资少的问题。”

梁文道则认为:

“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而言,既然买不起房子有没有户口,但很需要储存更多的钱,那些通常每年基本上都会比上一份工作工资要高,所以年轻人为什么不跳?”

这种可实现薪资增长的跳槽无可厚非,但一部分人的跳槽只不过是换了份工作,并没有其他变化的时候,这种无效的跳槽,难怪越来越迷茫。



3

这届年轻人跳槽比上班还勤奋

崔永元在接受采访中,从自身的角度说出了频繁跳槽年轻人的心声:

时间太少,只能留自己做想做的事情。

跳槽是一种更快实现自我的方式,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寻找更好的自己。

这届年轻人也没那么容易妥协。

钱、时间、被尊重,一个也不能少。

不得不说,这届年轻人,虽然存款没多少,但比哪一代都会享受生活;

做什么事都要仪式感,即便是掏空花呗、信用卡也要有质量的生活,更何况,工作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职场新人能够频繁跳槽,在很大程度上,

是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并没有什么压力,处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

4

无进阶的跳槽

不如自我增值

如果频繁跳槽却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

换工作不过是换一批同事,换一个工作环境而已,

每天还是不耐烦、不学习、不进步

遇到问题不想着解决而是逃避,那么跳槽就是白跳。

跳槽,不能让任何人彻底走出职场的困境,

也并不能带来任何长久的安全感。

你在这个公司遇到的问题,下一个公司保不齐还会有,

而且还有新的让你不能适应的部分

如果一味遇到困难就躲避,那么跳槽只会让你越跳越迷茫,最后陷入泥潭。

良禽择木而栖,梧桐筑巢引凤凰。

跳槽体现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

适宜的跳槽可以激发个体与社会的双重活力。

年轻人跳槽之前,先要积累资本,要想着成为“良禽、凤凰”,

而后才是掌控火候与把握时机,即不在该跳槽时犹豫不决,也不在不该跳槽时盲目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