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特的"酒文化"传承千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王朝的兴衰。
不管是工作失意,还是情场得意,亦或是消遣娱乐,酒似乎都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者。
但是,长期大量饮酒,对身体的伤害可是不容小觑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肝脏。
酒精的代谢90%要依靠肝脏完成。
肝脏有两员大将——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负责一次完成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水,继而排出体外。
但是肝脏的能力范围是有限的,健康的肝脏每小时可分解约10ml酒精,也就是约20ml50°白酒。
对于爱酒者来说,这个量是远远不够的,稍一放纵,就会超过肝脏的解酒范围。
当过量的乙醛不能内及时分解时,会毒害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质、变性,引发肝炎。
而肝脏免疫细胞在和肝炎病毒的对抗中,肝脏不停的自我修复,结果肝脏硬化严重,肝硬化甚至肝癌就接踵而来了。
2臭
1、口臭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体内的有害气体如氨气、氮气也需要经由肝脏分解。
当肝脏受损后,这些有害气体在体内堆积,会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形成类似于臭鸡蛋的臭味,出现口臭。
2、体臭
这些有害气体,也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形成一股狐臭味。
并且这种汗渍会形成黄色的汗斑出现在衣服上,很难清除。
2黄
肝脏受损会引发黄疸,黄疸的形成主要和胆红素的含量有关。
胆红素是一种神经性毒素,肝脏可以对其进行分解代谢,随着胆汁排出体外。
当肝功能下降后,肝脏对胆红素的分解降低,血液中胆红素含量超标,会引发黄疸。
反应在皮肤上会出现巩膜发黄、皮肤发黄等异常。
2红
1、蜘蛛痣
蜘蛛痣是一种形似蜘蛛的放射状斑点,也是肝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当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能力减弱时,雌激素会在毛细血管中偷偷聚集,引发血管扩张,引发蜘蛛痣。
2、异常出血
肝脏的异常还会造成凝血因子功能紊乱,引发异常出血的情况。
如果一段时间之内,频繁的出现牙龈出血、流鼻血等异常,最好及时就医。
第1件:多吃绿色食物
中医讲,五色对五脏,绿色食物大多能够养护肝脏。
菠菜:富含钙、铁、叶酸、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有保肝、舒肝养血的作用。
荠菜:含有丰富的烟酸、无机盐、维生素。可利水,止血,明目。因为肝病导致牙龈出血的,吃荠菜很有用。
西兰花: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钙、铁、锌等。这些物质可以促进肝脏解毒、提高肝脏的免疫力,也可以预防肝癌。
第2件:作息规律
拥有良好的睡眠,不仅利于养肝,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如果长期熬夜,可能会诱发失眠,造成肝血不足,出现面色发白、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表现。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人在熟睡状态时,利于全身血液得到净化。
最晚不要超过晚上11点睡觉为宜,保证每晚睡眠时间在7-8个小时更好。
第3件:保持乐观
中医讲"肝喜条达,恶抑郁",也就是心情舒畅,利于肝气顺畅,利于肝功能正常发挥。
而长期处于抑郁、生闷气、压力过大的情况,容易导致气血不畅,引起肝气郁结,诱发肝病。
第5件:适量运动
运动是最好的良药。
平时多运动,少久坐,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体内毒素排出。
坚持适量的运动,还可促进热量消耗,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脂肪肝。
对患有轻中度脂肪肝的人来说,加强运动,可逆转病情,让肝脏更健康。
最好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
记住,运动一定要坚持,不要一次性过度、过量,避免损伤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