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叫《小欢喜》,却看得我好压抑

2019-08-24     牛牛影视创想

今天说一说最近热播的国产剧《小欢喜》。

相比于导演汪俊之前执导《小别离》里所探讨的留学主题,这次《小欢喜》瞄准的主题更加接地气,更加普遍,那就是绝大多数中国孩子都会面临的一道坎:

高考。

光是第一集海清的一段长台词,就牢牢抓住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这熟悉的唠叨,在座的各位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太耳熟了。

这部剧是汪俊执导,黄磊编剧加主演,此外,还有海清,陶虹,王砚辉,咏梅等人出演,阵容真的讨喜。

目前,电视已经即将完结,在豆瓣有8.3分的评分,在国产剧中可以说是表现不错。

故事发生在2018年的北京。

这一年,春风中学又迎来了一批即将升入高三的孩子。

而在这其中,学渣方一凡(周奇 饰)、学霸乔英子(李庚希 饰)还有一门心思玩赛车的季杨杨(郭子凡 饰),就是整部电视剧的核心人物了。

开头已经提过,这剧好就好在真实不造作。上面提到的仨孩子,就都是生活和家庭各有不如意的普通孩子。

比如。方一凡,虽然性格活跃开朗,但是成绩特别差。

高三开学分班考,他考了倒数第一被分到基础班里,甚至之前还差点被老师建议留级再读一年。

而他爸爸方圆(黄磊 饰),光是形象就很接地气。

只要你出门遛弯准能看见像他这样的,爱喂花鸟鱼虫且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

更真实的是,方圆不仅身材随着年龄变差,事业也不顺人意直线下滑。

他本来是政法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但最后却沦落到在医疗器械公司当一个小小的法务。

在儿子高三备考关头,赶上经济不好,方圆还被裁员,悲催的是整个部门还就只裁他一个人。

更扎心的是,由于年龄限制,方圆失业很久都找不到工作。最后因为家里要还房贷要生活开销,实在负担过重,不得不去开网约车养家。

方一凡的妈妈童文洁(海清 饰),表面上来看是个高级白领,在大公司做财务总监。

但实际她每天除了繁忙的工作之外,还要时刻和有心机的同事斗智斗勇。因为她嘴直心快,还吃了不少亏,被人坑到职位降级,后来还被公司领导性骚扰。

工作除外,童文洁还要操心家里的鸡毛蒜皮。

除了不争气的儿子,她还把已经去世了的姐姐的儿子林磊儿(刘家祎 饰)接到家里一起照顾。

高三来临,为了能让俩孩子上学方便,方圆一家在离学校最近的小区租了个小两居,准备在这凑合一年备战高考。

这种一人备考,全家紧张的状态,让我又想起了自己高考时的场景,这简直就是一份赤裸裸的中国式教育写照。

作为一个著名的备考小区,故事的另外两个小主角季杨杨和乔英子也住在这里。

吊儿郎当的季杨杨,是班里长得最帅一孩子。

虽然学习不好,但这对他来说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他心里最大的矛盾,是和父母的陌生和不理解。

他的爸爸季胜利(王砚辉 饰),是北京市的一个区长,挺大一个官。

季胜利清正廉洁,内心只想着为人民服务,他的妻子刘静(咏梅 饰)温柔优雅,俩人看起来和谐极了。

但在努力爬到区长这个位置之前,季胜利带着妻子走南闯北在基层服务了好些年。

因此从小,季杨杨就跟着奶奶长大,奶奶去世了又跟着姥姥长大,他最喜欢的亲人是他的舅舅,爸爸妈妈对他来说,反而是最让他怨恨的亲人。

这不,季胜利夫妇往他面前一站,那就跟陌生人似的。

但是对于季胜利夫妇来说,工作外调实属无奈,对于心头肉季杨杨,他们也是倍感亏欠。

于是到了高三这个关键时刻,季胜利夫妇就专门调回北京打算陪儿子一起备考。

这一家三口冷不丁的一团圆,矛盾就出来了。

在季杨杨看来,爸爸就是把工作看得比儿子重要,对自己也都是假关心。

他拒绝爸爸的一切好意,习惯性离家、习惯性顶嘴,甚至还敢当着学校老师的面说爸爸坏话。

哪怕爸爸为了接近他专门去学开赛车,他也铜墙铁壁似的立刻防守。

不过,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就算季杨杨是一块冰块,最后也得让爸妈的热情给暖化了。

来看看乔英子家,那矛盾大的才叫真正让人起鸡皮疙瘩。

经历过高考的小伙伴们都知道,高考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紧张感,真不是盖的。

那句让人瑟瑟发抖的“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口号,也不是白喊的。

但如果说普通学生备战高三的难易度是困难模式,那乔英子的状况无疑就是地狱模式。

乔英子的爸妈乔卫东(沙溢 饰)和宋倩(陶虹 饰)离异多年,她跟着妈妈一起生活。

也许是因为离异的关系,孤身一人的宋倩把英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对她寄予全部的希望。

对于宋倩来说,成绩和名次,就是乔英子唯一的奋斗目标。她必须听话,必须次次都考好,必须考上清华,必须考到700分。

为此,她不仅给乔英子的卧室装上了隔音墙,甚至还专门在墙上开了个窗口好监视孩子学习。

害怕孩子吃坏肚子耽误上课,她天天亲自下厨,就连路边摊上的油条都不愿意给孩子吃。

被管怕了的乔英子,就连吃个火锅都要小心翼翼害怕被自己妈发现。

除此之外,宋倩还试图杜绝英子的一切娱乐活动。

英子想看电影,得偷偷摸摸看。收到爸爸送的生日礼物乐高积木,要先藏到方一凡家里。就连想去天文馆当讲解员,都要向妈妈撒谎才能成事。

任谁看了,宋倩这种严苛到变态的管教方式,都称得上被叫一声“当代虎妈”。

于是从小就知书达理的乔英子,开始在宋倩的管教下逐渐崩溃。

乔英子想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娱乐时间,宋倩给她排了满满当当的学习表。

乔英子想玩一玩方一凡送的生日礼物,宋倩直接给她没收。

乔英子一旦成绩从第一名下滑到第二名,宋倩就开始让她反思。

乔英子想考南京大学天文系,宋倩也坚决拒绝。

一开始,面对妈妈的专横,乔英子还试图讲道理反抗。

但是渐渐地,她放弃了挣扎,懒得和妈妈浪费口水,因为她知道再怎么抗拒都没有用。

每次宋倩口口声声说不会管的太严,但是只要乔英子一提出自己的想法,宋倩就会立马拒绝。

最心碎的是,每次母女俩吵架,宋倩都会翻旧账开始道德绑架。

妈妈从小养你多不容易,你太让我失望了。

你这么不听话,是不是不想和妈妈在一起了。

每次宋倩生气流泪,被管制的乔英子还不得不反过来给妈妈道歉,求她的原谅。

更讨厌的是,吵完架英子不仅要按照宋倩说的做,还要赔笑脸哄着她,又要夸她做饭好吃,又要体谅她是为自己着想。

这种爱,真的让人窒息。

时间久了,乔英子开始被这种恐慌害得成宿睡不着觉,甚至眼前开始出现幻觉,想要自杀。

她得了中度抑郁症,她说自己就像住在监狱里一样,没有呼吸的空间。

她想要自杀,跳河,远走高飞,逃离妈妈......

有人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这句话,似乎在这三个家庭的状况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诠释。

乔英子,虽然从小就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全方位爱护,品学兼优,谁看了都夸。

可她心里却一直是苦的,她的乖巧,大多数源于一种早熟的责任感。

她会潜意识里告诉自己,爸妈离婚了,所以自己要很乖才不会惹他们不开心。

所以当宋倩开始对她越来越过分的时候,她的解决办法就是一味忍让。

哪怕自己厌学、失眠,都要偷偷忍着,宁愿在夜里自己对着手机备忘录说话,都不愿意打开心门发泄出来。

年没和爸妈生活的季杨杨,面临父母的突然到来也表现的不知所措。

其实他和自己的父母一样,打心里是喜欢这种状态的。

但是从小被放养的恐惧,让他习惯性放低自己的地位。宁愿以为自己的爸妈不在乎自己,也不想承担有可能再次被放养的失落。

到后来,爸爸通过和他一起学赛车慢慢亲近,他也逐渐打开了自己的心门。

直到妈妈刘静被确诊乳腺癌,他才彻底放下了防备。

甚至还用剃光头这样稍显冲动和幼稚的做法,去表现自己对父母的深沉的爱。

皮皮的方一凡,虽然学习不行,但却是这里面最讨喜的小孩。

他心思细腻,照顾人生地不熟的弟弟磊儿,在英子不开心的时候开导她。

这都要得益于爸爸方圆仿佛能参透一切世事的乐观心态,从小就让他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里。

这种乐观甚至能让方一凡在自己的死对头季杨杨被季胜利打了以后,也能放宽心去安慰季杨杨。

那时候他少有正经地说了一句话,我印象深刻。

他说,当儿子也挺难的

是啊。

不论是女儿还是儿子,其实很多家长都忽视了,当孩子也是挺难的一件事。

这,也正是当代中国许多家庭的通病。

不可否认,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人有大人的难处。

比如。方圆被裁了不敢告诉方一凡,每天要按点背书包上商场坐着,假装自己还在上班。

刘静得了乳腺癌也想要瞒着季杨杨,怕耽误孩子学习。

而宋倩,每天尽心尽力给英子找关系问老师,就是为了能够让她有个光明的未来。

问题,也就出在这。

大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是心智不成熟,需要爸妈帮助的小孩,却往往不会体会到小孩子也会长大。

18岁的年纪,他们会拥有自己的世界观,自己的梦想,自己想做的事。

但是有些父母却把孩子当成附属品,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管教,当成自己生命的延伸和继续,把自己一生未完成的梦想和荣光,期望能在孩子身上实现。

正是这种过度,很容易变成让父母和儿女之间疏远的最大原因。

也许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上面有着能让孩子考出好成绩的正确答案。但是孩子该怎么成长,拥有怎么样的人生,却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

诗人纪伯伦曾经写过一首诗歌探讨子女和父母的关系: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作家王朔也说过一段话,简直太对了:

爱,本是情感中最纯洁最美好的结晶。

但是一旦过了自由与平等的界限,那爱便也真的只能变成横亘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道荆棘。

很简单明了的一句话,或许大部分中国父母,这一生都不会搞懂吧。

文章转载自原创作者:表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8LcwmwBJleJMoPM30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