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社畜反杀神剧,就问你怕不怕

2019-12-02     牛牛影视创想

最近的热搜,好像都跟职场有关。

网易暴力裁员,将身患绝症的老员工赶出公司。

奥迪计划6年内裁员9500人。

演员高以翔超负荷录制体能类节目不幸晕倒猝死。

这些新闻让网友们不得不关心起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职场生存话题。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之时,一条评论深深地扎了小编的心:

当你第一次被996的时候,你辞职了吗?

想必大多数人和小编的答案一样。

没有。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自嘲为“社畜”

996、低薪资、背锅侠。

即使不满,但也顺从得像牲畜一样为公司日夜卖命。

从微博前些天发起的一次投票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更多人想辞职,但“不敢”

这样的“不敢”,好像是东亚社畜们的通病。

所以才会出现《我们无法成为野兽》《我,到点下班》一类,实现社畜“敢”的梦想的作品。

在上班族生存状态引发热议的这个月,隔壁韩国又出了一部“社畜反杀”的新剧。

看过的社畜都瞬间神清气爽、强烈共鸣

《精神变态日记》

싸이코패스 다이어리

一看这个设定和配置。

小编想起了前段时间让不少人看得后背发凉的《他人即地狱》

男一是在职场被欺负、被无视的淳朴底层青年。

男二是高智商、高收入、缜密冷静的连环变态杀人魔。

女一是女承父业、渴望处理刑事案件的正义社区片警。

偶然的相遇、惊悚的杀人案件,让三人的命运被牵连到了一起。

如果仅仅是这样相似的故事。

《精神变态日记》应该无法一开播就拿下豆瓣8.8分的成绩。

比《他人即地狱》还要略胜一筹。

在小编看来,《精神变态日记》中的每个人。

都面临着比《他人即地狱》中更加现实、也更加煎熬的地狱。

尹施允饰演的这个陆东植,就比《他人即地狱》里进城打工的青年更加懦弱

他明明从小到大都是个模范生,踏踏实实、从不闯祸。

进了大公司以为混出头了,但做好几年还是专门打杂的基层。

天性善良心软好像反而成了他的过错。

所有人都瞧不起他、利用他。

连隔壁桌关系好的同事都死皮赖脸地把工作推给他做。

只在公司窝囊也就算了,家人朋友也嫌弃他没骨气。

好不容易周末休息了,半夜却被楼上练拳的大哥吵到不得安宁。

他也不敢当面说句不是,只好忍着。

出去帮人家遛个狗,碰到可怜的流浪大叔。

好心送出一张家里烤肉店的代金券,还被人家嫌弃太小气。

一切的好心都被人当做理所应当。

他无处倾述,只能沉迷《杀人回忆》一类的变态、暴力犯罪作品。

虽然自己也害怕,但至少能暂时排遣内心无处发泄的压力。

男二徐仁宇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时,就不会这样彻底压抑自己。

他未过四十,便坐上了陆东植所在公司的室长位置。

外人说他的成功全靠了集团总裁私生子的身份。

没有人理解他为了摆脱不光彩的出身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在与同父异母正房弟弟的竞争中。

步步为营,从未暴露过自己的懦弱。

但努力终究抵不过命运,那个无能的废物还是成了集团正牌接班人。

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愤怒,他选择了杀戮

作为一个绝顶聪明又相当自制的人,他和《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石神一样。

将猎杀目标定为没人关心的流浪老人

他们都是这个社会最底层的弱者,杀掉他们可以让徐仁宇获得强大的自我认同。

况且这些人即使消失,也根本不会有人去报案失踪。

明明是第七次杀人了。

没想到却在这里马失前蹄,命硬的流浪老头奋力还击,打飞了自己重要的日记。

在这本日记里,他用左手反写下所有压抑的日常和可怖的犯罪行径

日记丢了已经够危险了,偏偏这次杀人还被人目击。

这个杀人现场的目击者,正是碰巧路过的陆东植。

开什么玩笑,为什么一个小员工半夜三更会在这幢施工的大楼里?

要怪只能怪徐仁宇那个纵情玩乐、贪得无厌的弟弟

弟弟和手下的组长收了黑钱,害公司损失严重、声誉扫地。

上面捅出的篓子,自然让下面的人背锅。

这项原本不是陆东植的工作,他傻乎乎地做了。

出了问题,不如就干脆推脱给这个冤大头以儆效尤。

突然一个飞来横“锅”,同事们为了保全自己也只能说谎应和。

这样的怨气陆东植再也受不了了。

他留下了一封请辞的遗书,想要一死了之

但是像他这样胆小的人,哪里真的敢跳楼。

哆哆嗦嗦从天台爬下来之后,就非常倒霉地目击了这更吓人的一幕。

要将平淡的生活变成有趣的戏剧,全靠一连串的误会和巧合

就在陆东植狂奔躲避追赶而来的杀人狂时,他碰巧被开车走神的女警迎头撞上。

这一撞差点要了他的命,不过也算是从杀人魔手中救了他的命。

在韩剧里,被车撞的下场不是死就是失忆。

但这才第一集、陆东植还是主角,只好让他失忆了。

而一失忆,反倒让紧追不舍的杀人魔徐仁宇对他放松了警惕。

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日记本落到了这个傻子手里。

还以为所有证据早已和流浪老头一起被烧成了灰烬。

但陆东植的一顿操作让小编始料未及。

失去记忆的他,能参考着认识自己的,只有塞满了变态杀人影视作品的房间。

和那本写满了变态行径的日记

豆瓣8.8,社畜反杀神剧,就问你怕不怕

过多的巧合让他受伤的大脑转不过弯。

他理所应当地把这个连环变态杀手当成了自己

原以为做个变态杀手,会让自己背负无尽的罪恶感和愧疚感。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自从认定了自己是个变态,全世界突然都好了。

面对咄咄逼人的组长,他不用再忍气吞声。

而是有模有样地学起了日记里的杀人狂,在厕所里把组长吓得够呛。

参考不了日记的时候就全靠“迷影”

那么多电影电视剧可不是白看的。

碰上了楼上恐吓过自己的黑道大哥,他灵活运用了《汉尼拔》里的台词。

阴狠毒辣的样子把大哥吓得寒毛直竖。

遭遇了上司雇来恐吓自己不许说出背锅真相的恶棍团伙。

他立刻运用上了《不汗党》里搞死黑帮头目的狠招:

端起桌上的热油就威胁着要往恶棍嗓子眼儿里倒。

恶棍只能大喊着救命,供出了幕后黑手是杀人魔的弟弟徐常务。

这下更巧了。

自以为是变态杀人狂的人,和真正的变态杀人狂有了同一个仇人。

一旦联手报仇,一直独自追踪着连环杀人案的女警怕是怎么查也查不清了。

为什么同样是遭遇了变态杀人狂后、自己也逐渐“变态”的故事。

《他人即地狱》是个惊悚压抑的悲剧。

但《精神变态日记》的走向却怎么看怎么像部沙雕喜剧

在小编看来,两者根本的区别在于主角的“心”

《他人即地狱》中的社畜,原本心中就有“恶”

顺从只是他适应社会的伪装而已。

在过去,他也有过依靠暴力解决问题的经历。

在内心深处,他从未相信过正义是能战胜邪恶的。

所以面对苛刻的同事和撬走女友的前辈,他潜意识中的解决方式就是肆无忌惮的暴力

只要恶魔向他招招手,他便毫不犹豫地跃入深渊。

他是社畜,但这个“畜”愚蠢残忍、兽性大发的牲畜

但在《精神变态日记》中的陆东植,顺从和善良是他表里如一的本性。

一再忍让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站在对方立场的关怀和共情。

所以即便自以为是个变态杀人狂,他面对为难,下意识的习惯还是宽容。

他没有真的伤害谁,只是挺直了腰杆、用了用脑子,要回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权益。

就算失去记忆,心软的习惯也让他注定不会堕落成罪恶的怪物。

他是社畜,这个“畜”温顺软弱、善解人意的家畜。

要不是因为陆东植过去一向以善待人的习惯

事故之后他应该也没法靠着胡闹过得自在又顺心。

在厕所里恐吓了组长、引来了警察之后。

了解陆东植没脾气的众人,反而一口咬定是组长职场施暴了他。

他们相信他蹩脚的谎言,为他打抱不平。

成为陷害他帮凶们的同事早就对他心怀愧疚。

所以不用他胁迫、也不用他收买。

一杯和解的酒下肚,什么冤屈都愿意帮他证实开脱。

就算他坚信自己就是变态杀手,还手握着关键证据。

和他走得很近的女警分明有千万次逮到他的机会,却从没怀疑到他头上。

这都是因为他过去习惯对人好,所以大家也习惯了把他视作善良和正义

他眼中一切因为自己“变态”行径夺回的权益,其实都离不开过去的习惯种下的善因。

关于“习惯”,日本那部《盗钥匙的方法》也有谈及。

潦倒邋遢的穷光蛋和自律富裕的冷血杀手在澡堂相遇。

同样也是意外导致了失忆。

故意交换的储物柜钥匙,也直接交换了两人的人生。

但是,当人生得到了重启的契机,之后的走向真的会完全不同吗?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比起重来一次的契机,真正决定命运的是人无意识的“习惯”

因为习惯,努力上进、严谨自律的人能把糟糕的底牌打得风生水起。

因为习惯,懒惰散漫、不思进取的人能把雄厚的家底一朝悉数散尽。

生活的过法,归根究底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短暂的颠倒,只不过是给人客观审视自己的途径。

让你我有机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每个人都有无法改变之处,但每个人都能选择让自己过得更好。

当女警困惑于是该认清现实做个片警维持生计、还是实现梦想专注查案时。

陆东植一句随口的应付反而将她点醒:

关心自己被压抑的无意识吧。

如果一直放不下心中的执念和梦想,那也不必压抑自己在现实面前低头。

这句话,其实也应当送给陆东植自己。

在过去,他一味地做着烂好人,压抑的是自己被尊重、被理解的渴望;

但现在,他放纵地假装杀人狂,不也是在压抑自己需要安稳、温暖善良的心。

不然他的一切模仿和自我勉强,也不会看上去别扭又滑稽。

重要的从来都不是过上在别人眼中光鲜“正常”的生活。

而是努力找到一个平衡,做出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

这部《精神变态日记》。

很有可能是在所谓的职场寒冬,对《他人即地狱》的一句温暖的反驳:

“反杀”不是所有社畜唯一的出路。

在被逼到无法回头的绝境之前,每个人都有机会审视和决定自己的命运。

走出舒适圈、改变坏习惯,职场和人生也将会有很大的不同。

不应该“不敢”“不能”休假、辞职。

也不应该“贬低”“唾弃”每个人在职场的付出和卖命。

别再用“没得选”来为自己的惯性和惰性开脱。

身体和心灵的无意识,都会告诉我们应当做出的选择。

文章转载自原创作者:马香玉 (影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DpsyW4BMH2_cNUgplQ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