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如何科学进补?
秋风扫落叶,一层秋雨一层寒,不经意间,穿过短短的秋天,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到了。
顺应自然界规律,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手脚、皮肤、毛发、面色就没有那么温煦、红润和光泽,很多朋友开始“唇唇欲动”,思忖着如何冬令进补,才能“开春打虎”。
的确,经过春天的生发、夏天的消散、秋天的损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加之天寒地冻,户外活动减少,人体代谢也相应下降,精气物质封藏,科学进补确实有利于吸收储存,使来年身体少生祸端。
那么怎样才是科学进补呢?
一是小寒、大寒时节,应遵循冬季调养“秋冬养阴,无扰乎阳” 的总要求
顺应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原则。如滋阴养血润燥的血肉有情之品阿胶做成阿胶糕、固元膏、阿胶牛奶、阿胶粥等,及滋补肝肾的枸杞代茶饮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是进补以脾肾为主。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先后天之本根基稳固,才不至于“虚不受补”。可适当选用一些药食同源的物品“打底”,此称之为“底补”,就是打好基础再行进补的意思。
如补肾三黑核桃粥,用黑芝麻、黑豆、黑米和核桃;
健脾四神猪肚汤用茯苓、山药、芡实、莲子肉加猪肚等,都是“底补”的佳品。
三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须知人参补气、鹿茸壮阳、燕窝滋阴是为补,薏苡仁祛湿、萝卜顺气、白菜润燥亦为补。
正如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每个人体质不同、年龄有别、地域有异,在选择物品时就要灵活多变。比如气虚者可用黄芪、党参,
阴虚者可用银耳、百合、石斛。
记住以上三点,让你在冬季科学进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45nBm8BMH2_cNUgB6d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