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淡竹叶

2019-06-23     每天学一点医学知识

淡竹叶,多年生草本,又名竹叶门冬青、迷身草、山鸡米、金竹叶、长竹叶、山冬、地竹、淡竹米、林下竹,是禾本科植物淡竹叶或中华淡竹叶的全草。首载于《本草纲目》:淡竹叶,处处原野有之。春生苗高数寸,细茎绿叶,俨如竹米落地所生细竹之茎叶,其根一窠数十须,须上结子,与麦门冬一样,但坚硬尔。随时采之。八、九月抽茎,结小长穗。人采其根苗,捣汁和米作酒曲,甚芳烈。老中医廖佐芹教授说,淡竹叶性寒,味甘、淡,归心、肺、胃经,药用部位为全草。具有甘淡渗利、清热泻火、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热狂烦闷等病症。

古籍记载

《本草纲目》:“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功效:

1.除烦止渴,利尿通淋:《本草纲目》载:“去烦热,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凡外感热病,心烦口渴,热在气分者,可用生石膏、知母、芦根等配伍,以清热除烦止渴;膀胱湿热蕴结小便淋沥赤涩者,可用海金沙、车前子、白茅根等同用,以清热利尿通淋。

2.营养保健,延缓衰老:淡竹叶叶片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能。据测定,淡竹叶所含的功能性因子主要是:黄酮、酚酸类化合物、氨基酸、锰、锌等微量元素。实验表明这些有效成分能清除体内会促使衰老的活性氧自由基;诱导生物体内部的抗氧化酶系的活性;增强机体的抗应激和抗疲劳能力;提高记忆能力,延缓衰老的进程等。

中医食疗推荐:

1 淡竹叶豆腐汤

材料:淡竹叶25g,豆腐250g,白糖适量。

做法:将淡竹叶、豆腐加清水煮熟,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除烦,利尿通淋。

2 淡竹叶糯米粥

材料:淡竹叶10g,大米、糯米各50g,白糖适量。

做法:大米、糯米用清水浸泡10分钟。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及淡竹叶煮10分钟。取出淡竹叶,放入洗净的大米。大火煮开加盖小火熬煮,粥稠米烂加入白糖,煮至溶化即可关火。

功效:清热润肠,预防便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3_rsGwBvvf6VcSZBVi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