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和F-35战斗机在训练中相撞,并迫降在农田里的美军KC-130J加油机日前已经被转移到杰奎琳·科克伦机场。尽管飞机本身被拆得七零八落,但是整体上看,飞机并未受到太大损伤,如果进行大修后,依然可以继续使用。不过这架飞机到底是修复还是报废,还得看美军评估之后再下结论,不过总体上看,这种由C-130改装而来的加油机可以说是相当的坚固。
KC-130加油机是由著名的洛克希德公司C-130"大力神"战术运输机改装而来,而C-130型战术运输机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军用运输机的标准时代,一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的主流军用运输机,依然沿用着由C-130运输机开创而来的各项基本设计要求,而C-130运输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1956年研制成功,并列装美军的一款战术运输机。
C-130运输机的问世,还得从美苏的第一次对峙说起。早在1945年二战欧洲战争结束时,德国被英法美苏四国分区占领,但是在1948年由于美国伙同英法一起擅自在自己的占领区内发行新货币,并组建政府,此举引发苏联的不满。苏联随即以全面封锁西柏林和西德之间的水陆交通,作为对西方国家的报复,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但是让苏联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和英国组织了500多架大中型运输机,24小时不停歇给西德运送物资。在历时1年的时间里,美国的大型运输机总计运送超过110万吨各种物资,不但满足了西柏林250万人口的日常生产生活,还有大量富余,从而彻底打破了苏联的封锁企图。
但是"柏林空运"也显示出当时美军装备的老式运输机存在很大缺陷,当时美军使用的C-47和C-54等运输机,普遍采用下单翼设计,机身距离地面很高,货舱门采用侧开方式,这导致运输机不便于运输大中型武器装备,只能运送士兵或者轻武器。为此洛克希德公司立项开发了全新的C-130运输机。
C-130型运输机开创性地采用了上单翼设计从而让飞机机舱更贴近地面,同时在飞机尾部设计可开合尾舱门,并且配以折叠式跳板,这样卡车、轻型坦克、装甲车等重装备不但可以使用C-130运输,还可以自行上下飞机,具备极强的战术意义。同时,C-130运输机还使用多轮多支柱起落架,从而保障飞机可以在未经处理的土质跑道上起降,极大提升了飞机的野战性能。而且C-130运输机还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涡桨式发动机,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油耗,确保飞机具有更远的航程和更大的载荷。这些基本设计特征一直被后来的军用运输机所采用,包括现在的美国C-17、俄罗斯伊尔-76、我国运-20这样的重型运输机依然清一色采用上单翼,4发吊挂式发动机的设计,并且都具备在土质跑道上起降的能力。C-130对后世运输机的技术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在美国C-130运输机如同轰-6在中国一样,依照其字母顺序一直往后排序,如今最先进的C-130J型运输机已经装备了过去只有战斗机采用的平显装置,传动系统则改为全电传操纵,同时驾驶舱也全部改为"玻璃座舱",具备高度的自动化特征。由于性能卓越,C-130运输机还被改装为加油机、电子侦察机……甚至是独特的"空中炮艇",被用于支援美军特种部队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