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潘石屹跑了”,这样的声音跟当年“别让李嘉诚跑了”如出一辙,都是抛售内地资产,引起人们热议。
说起潘石屹,作为一名资深房产大佬,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进入到房地产行业,然后在海南炒房热潮中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幸好提前退出,才躲过海南楼市泡沫的洗礼,往后的日子,他对这一段经历仍然心有余悸。
1995年,潘石屹同妻子张欣成立SOHO中国,这在当时是北京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甲级写字楼开发商。而且,在2009年,SOHO中国的营业收入超过了恒大,2012年收入突破百亿级别。
可现如今,SOHO中国的收入已经被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远远地抛在后面。自从2012年经历顶峰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2018年的营业收入只有17亿元,不及龙头房企的零头。有人觉得,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跟SOHO中国从销售物业转做出租业务有关。
这么一对比,虽说当“包租公”轻松,但从租金回报率和银行贷款利率来看,还是没有“拿地盖楼卖房”划算。所以,从2014年开始,潘石屹开启“卖卖卖”模式,从中套现300多亿。如今,SOHO中国又想以80亿的价格出售在中国的办公大楼权益。
虽然潘石屹在企业的重大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最终的受益人是他的妻子张欣。早在2005年,潘石屹就将他名下的所有股份全部赠与张欣,使她成为SOHO中国的实际拥有者,并且由于张欣早已是美国国籍,从而使SOHO中国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
对此,当时有人质疑,潘石屹夫妇正在不断向海外转移资产,后来被当事人否认了,说是不动产,也“移不走”。但是,现在大部分不动产都变现了,不知后续是否会“移”呢?
此外,潘石屹夫妇给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捐款的事,也引起了巨大争议。2014年,SOHO中国基金会跟哈佛大学签订了助学协议,基金计划捐助1亿美元,相当于7亿元,首期是1500万美元。三个月后,SOHO中国基金会又给美国的耶鲁大学捐了1500万美元。
而今年,潘石屹的小儿子正好被哈佛大学录取,此消息一经发出,引起网友们广泛热议,有人甚至调侃称,是不是潘石屹夫妇5年前买的“门票”兑现了呢?不过,像这种国际名校,大多数都是凭实力入场的,想要走“后门”恐怕很难。
而且,潘石屹夫妇给国外大学捐款,并非“崇洋媚外”,指定是用来帮助在哈佛大学或耶鲁大学攻读本科的中国贫困学生,只要家庭年收入在6.5万元以下的学生就可以申请。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他们的出发点是这样的:一方面是觉得教育对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是极其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他跟自己的妻子在求学过程中也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潘石屹疯狂抛售内地资产,张欣每年从中国收租赚走17亿,拿钱跑到国外买房,还给美国哈佛大学捐了7个亿,对于这对夫妇,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