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首在多地跨年晚会和央视春晚都有登台的说唱歌曲《野狼disco》再次引发热议,与以往的欢呼不同,这次该歌曲被指责涉嫌侵权。
一石激起千层浪,版权问题再次牵动了网友们的神经。
随着各种侵权事件层出不穷,网友们的版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如果这次《野狼disco》真的陷入侵权危机,那么对于曾经助长其气势的电视台将是一次严重的公关危机。
但是,仔细分析这次风波,不少人发出疑惑,《野狼disco》不像是侵权呀,至少不是被谣传的抄袭。
这次热搜事件,开始于2月3日,《野狼disco》的伴奏原作者,芬兰制作人Ihaksi与版权公司发律师函声称《野狼disco》侵权。
他们表示,《野狼disco》的beat部分是由Ihaksi创作的《More Sun》,而早在此之前Ihaksi就曾在Yuntube等国外平台上表示这段beat可以免费提供给大家使用,但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且必须列明Ihaksi是伴奏制作人。
于是,很多媒体将这件"侵权"事件打上了"抄袭"的标签。
大家开始纷纷在网上指责《野狼disco》的作者宝石Gem,强烈要求他道歉,并给出真相。
随后,宝石Gem发起了关于《野狼disco》的版权问题直播,他在视频中解释,他在这首歌进行商业演出前已经委托朋友在网络上购买了该beat的非独家使用版权。
视频中可以看到,宝石Gem的电脑上确实存有这段beat的文件,并且花费99美元购买beat的界面上,清晰地显示购买后可以进行商用。
这段对话与当初Ihaksi的言论存在明显的冲突,原作者认为自己从始至终说的都是不能进行营利性商演,而宝石Gem的购买界面上确实显示着可以进行商演。
从各大平台上关于《野狼disco》的开场介绍来看,大家都有明确展示,该曲的作词作曲是宝石Gem,而编曲一项则是Ihaksi。
对此,有的网友认为作曲应该是Ihaksi,而不是仅仅放在编曲的位子上。
有一些懂音乐的网友解释道,作曲和编曲其实是有本质的区别,作曲是整个歌词部分的音乐创作,而编曲则是音乐的伴奏部分,包括一些乐器的组合使用等。
而《野狼disco》的副歌部分的词曲确实是宝石Gem创作,所以写上他的名字无可厚非,而Ihaksi的《More Sun》属于说唱的伴奏部分,所以将其定位在编曲也是可行的。
还有一些熟知rap的网友解释,很多说唱的beat部分其实都不是原作者自己创作的,他们经常会在网站上购买别人的beat,然后用于自己的歌曲。
网络直播之后,宝石Gem在微博上再次发布了文字说明,他表示"有消费记录,并且严格按照网站购买的授权使用"。
他也提出"《野狼disco》的演出登台、电视台及艺人的合法授权是从我的公司取得词曲授权,与编曲无关。
而且他早已将所有版权收益全部捐赠给在武汉的医护人员家属。
其实,中国关于版权的问题,歌曲的商业收益一直都是来自词曲的创作,而编曲一直没有获得相应的版权地位。
所以网友认为,即使有相关人士在宝石Gem之前购买到了该beat的独家版权,也没办法控告宝石Gem侵权。
事件发酵至今,暂未有相关定论,唯一一点可以明确的只是宝石Gem的购买界面上确实显示了可商业使用,但是购买后的合同上却显示不能进行营利性商业行为。
这或许会成为这次事件的核心论点,此后一段时间双方也将会继续就这项问题进行博弈。
而从这个事件中引申出来的版权问题,确实是一件值得大家深思和警惕的事情。
其实,在此之前,国内也出现过不少涉嫌侵权或者是抄袭的事件。
以情歌天后著称的梁静茹,就曾经深陷侵权风波。当时不少人传出,梁静茹的多首原创歌曲其实都是改编自日本的歌曲。
据悉当初一首《没有如果》就涉嫌抄袭青山黛玛的《そばにいるね》,但是工作人员的说法是"取样",本来事先是希望征求原作者的授权,"只是等待过程有点久",于是在尚未获取授权的情况下便抢先发布。
有网友指出,"取样"的意思是截取一段音乐中的段落,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这项行为确实称不上抄袭,而只能算作是侵权。
大家熟知的"大老师"大张伟也曾涉嫌抄袭,成名曲《嘻唰唰》被指出与日本歌曲《K2G奔向你》相似。
当时多位音乐人士对这两首歌曲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作曲家黑楠公开表示"确实与相应作品有很高相似度"。
后续花儿乐队所属的唱片公司不得不与《K2G奔向你》的所属唱片公司分享《嘻唰唰》的版权收入,大张伟也发布了道歉视频。
后来大张伟也多次在节目中调侃是"音乐裁缝",承认"中国没有人像我这样,我是缺的,因为我抄袭了。"
其实娱乐圈涉嫌侵权的并不仅仅局限在音乐圈,小说、影视剧也很容易陷入侵权风波。
譬如被网友戏称为"于妈"的于正,也曾经陷入了抄袭风波,琼瑶阿姨直接在微博上发布了给广电总局的公开信,举报于正的作品《宫锁连城之凤还巢》抄袭《梅花烙》。
她在微博里深切恳求道"希望各位媒体,体谅我的心力交瘁,不要采访我。也希望有正义的朋友,拒看于正电视剧。"
随后于正立刻发布微博否认抄袭,并表示"请相信这绝对只是一次巧合和误伤,我们没有任何恶意借您的作品进行炒作,更不用说冒犯。"
一场骂战纷扰数月,最后法院判定于正抄袭,要求他向琼瑶赔偿损失,并公开道歉。
这次事件的解决速度,在维权历史上算是比较迅速的,还有不少人在维权这条道路上艰难前行。
如今正在热播的迪丽热巴和高伟光主演的《三生三世枕上书》的原作者唐七公子就曾被公开举报抄袭。
甚至有网友上传了文字调色盘,逐一分析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指责其框架内容与大风刮过的《桃花债》相似。
还有曾一度捧红孙俪蒋欣的《后宫甄嬛传》也被指抄袭。
湖北籍作者匪我思存公开在微博上指责《后宫甄嬛传》的作者流潋紫抄袭,还吐槽她连错别字都照抄不误。
不过这次事件中她未曾将矛头指向演绎这些作品的演员,她认为"唯有共同维护原创利益,打击抄袭,以后爱豆踩雷的几率才会越来越少"。
当大家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各大影视剧平台也开始对独家作品进行保护,譬如限制独播、VIP等。
但前段时间《庆余年》却因为播出平台在行使自己的版权权益时受到了侵权。
当时《庆余年》原定的是会员能够比非会员提前看4集剧情,这也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规矩,毕竟充值了的会员自然应该享有既定的会员权益。
但随后播出平台却开始了VVIP的魔幻操作,表示在VIP多看4集内容的情况下,如果再缴纳50元,便可以额外多看6集。
这一行为引起了网友的争议,网友认为自己已经花钱购买了VIP,理应享有相应的权益,如今再加50元多看6集,那么大家以往购买会员的意义在哪里。
甚至不少网友直呼这些播出平台"吃相太难看"。
后来,在网友们的强烈抵制下,播出平台将50元多看6集,变成了每多看一集花费3元,还是与当初承诺的会员权益想违背。
随后网络上便兴起了各种抢先版,有一些渠道更是在《庆余年》还只播出了一半的时候便放出了全集内容。
而网友对这项侵权行为表示理解,并直言在播出平台的恶意操作下,自己会选择去看侵权版本。
主演张若昀在接受采访时也无奈表示"这50块钱又没有到我的兜里,你问我?"
其实作为播出平台,已经买断了电视剧的播出权,那么他们是有资格对电视剧的播出形式做出自己的处理,即使他的行为很过分,也不应该成为侵权版本横行的理由。
当我们都在高呼重视版权的时候,却因为要交钱而放弃了对版权的重视,这才是本末倒置。
当然,如果版权方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利,恶意敛财,也必将受到群众的抵制。
版权,是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享有的权利,而在此基础上看似处于对立的两方其实也能够和解。
为版权付费,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这一点上,很多网友还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认识。
相反,拥有版权的个人或公司,不应该以高额盈利为目的,影响了分享的初衷,一个好的作品,只有进入群众才能够获得更高的价值。
所以,版权应该收费,但需要合理收费;版权必须维护,这是每个人的责任。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圈外观察室】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