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分的热情,遇到680分的高冷,双万计划冷热不均,网友:太多了

2020-01-07   敬雯老师

自从2019年12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后。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开始了“喜讯”、“好消息”、“新年重磅喜讯”“开门红”……现在明明才是1月,远未到高考录取时,为何高校都要纷纷晒喜呢?各大高校就是想第一时间向2020年的高考学子们,晒一晒自己有哪些专业入围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或者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各大高校都在第一时间纷纷晒喜,吃瓜群众看得也是格外热闹。甚至一些学子,还大赞自己的母校厉害了。不过在高校的晒喜大军中,却有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有名气的高校,都没有动静。比如清华、北大、上交等顶级名校。不仅没有在第一时间晒出喜报,而且有的名校在时隔多日都未见动静。难道是这些高校没有专业入围吗?显然不是。560分的热情,遇到680分的高冷,双万计划冷热不均,网友:太多了。

通过对晒喜高校的梳理,晒得越早,晒得越热情的高校往往都是一些录取分数在560分左右的本科高校,而那些650分以上,680分以上的名校却都十分高冷。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双万计划。

“双万计划”即教育部“双一流”专业计划,教育部将在2019年-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经高校申报、高校主管部门审核、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投票。在首批“双万计划”建设中,共认定了40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其中中央赛道1691个,地方赛道2263个,以及62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总共10264个专业入围。高校的晒喜目的是吸引到高考生的主意,从而争取生源。不管是原来的985高校、211高校,还是后来的“双一流”高校,它们的数量都不大。因此,大量的高校也就没有了晒喜的资本。同时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上,也都是一些顶级名校拔得头筹。如此一来,各大高校就是想晒,都没有机会。然而随着“双万计划”的发布,即使一些很普通的高校,都有了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甚至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好不容易有了晒的资本,高校自然就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普通高校忙晒喜,顶级名校却不见身影,这又是为何呢?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一些顶级名校本身就已有了极高的知名度,用不着通过晒喜的方式来提高自己。从985到双一流,本就拉低了一些顶级名校的层级。如今再来个“双一流”专业,再和其它高校一样大肆晒喜岂不是更降身价。

除了一些名校的“不屑”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名校如果晒喜,会让自己非常尴尬。此次入围专业最多的高校往往都是一些综合类高校,而一些行业特色高校却很少。比如著名的财经类高校西南财经大学,作为一所211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能想象它有几个专业入围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吗?仅有8个,当然这与学校开设的专业较少有关。但是晒出来,如果是对这所高校不够了解的高考生,还会以为西南财经大学实力不济了。

教育部的“双万计划”有着庞大的入围专业数量,这也让一些人担心它的质量。这样的担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没有必要。论起专业的质量,无疑是原来在学科评估中有所评级的,或者是原来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更具质量。然而国家级特色专业早已多年没有更新,早已不能体现出当下的发展状况。即使学科评估中的专业,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能够入围“双万计划”的专业,都是各大高校较为强势的专业。



在过去,优势资源都被985、211,以及后来的“双一流”高校占用,对其它高校多少都有些不公平。如今“双万计划”的推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情况,对其它高校的知名度提升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