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欢喜》里,海清饰演的白领童文洁怂同事的一段职场戏上了热搜。
海清在里面扮演的是家有高三学生的职场妈妈,身上还兼任公司部门领导。
文洁家里虽有高考生要照顾,但是她在公司业绩各方面表现出色。却依然在公司,被同事以“有娃有家庭的妇女无法胜任重要岗位”为由,质疑童文洁工作能力有问题,无法平衡好家庭和工作。
《小欢喜》台词截图
文洁拍板回应对方:“哪条法律规定有家有孩子的家庭妇女不能胜任工作了?不要拿别人的私生活,攻击别人的工作,那是没本事的人才这样干的!”
《小欢喜》台词截图
这段职场大戏引发网友热议,评论区里高赞回答是:
@励志不做咸鱼的女大学生:怂的好,能力跟家庭无关,自己没能力才在背后说别人!
@时光总是这样流走了:结婚的女性同样可以做好职场上的工作!
@七月是小仙女的GUN:现在女性工作能力也很强的!
其实,文洁的遭遇是目前已婚职业女性都会遇到的普遍现象,我们将它称为“母性围墙偏见”。
什么是“母性围墙偏见”呢?
母性围墙偏见一词源于《哈佛商学院2018职场女性就业白皮书》:是指针对职场女性发出类似质疑的偏见,也叫职场性别歧视,它表现为诸如此类的表述:“把孩子留在家里出来工作不觉得内疚吗?你在工作时就不想你的孩子吗?重要岗位就不适合有有孩子的家庭妇女”。
1、怎样的情况,说明你正在陷入职场“母性围墙偏见”?
在《劳动法》补充条例里,有关职场女性性别歧视的问题,如果有这3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就说明你正在陷入职场“母性围墙偏见”:
01、面试中被询问婚育情况
比如职场女性在面试时被询问婚姻状况、生育情况又或者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等。
02、被无端质疑职场女性的工作能力
比如说不利的区别、限制、排斥这样的差别待遇,就像文章开头童文洁的例子,本就工作能力出色,却被公司质疑是否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
再举例,陈可是某公司区域城市经理,生完孩子后,陈可就被公司安排不出差,甚至被领导暗示“你生娃了,这种到处跑出差的工作不适合你,不如跳槽辞职来的好”,陈可即使再三说明自家的孩子有人带,都无法打消来自领导的疑虑。
03、生育后,被降职降薪
比如,有个朋友做宝妈前是位出色的营销主管,生完孩子以后,公司觉得孩子年幼会分掉她的精力,在没经过和朋友商量的情况下,将她降薪并调去二线岗位,不再从事之前工作。
2、“母性围墙偏见”会为女性的职场带来什么弊端?
01、家庭的压力,会让职场女性对工作力不从心
女性成为母亲之后,想要平衡职场和家庭的关系,需要获得家庭的支持,有时候工作太忙碌造成对孩子的疏忽,就会被来自家庭的压力质疑“你是否能够双平衡、你是否要辞职照顾孩子”,久而久之职场女性对工作更加力不从心,也会因家庭外部压力导致女性不得不辞职回归家庭。
02、职场里被负能量心态包围
在职场遭遇“母性围墙偏见”后,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职场女性负能量心态的萌生。
安安是一位职场妈妈,每年部门评选晋升资质,都没有她的名字,哪怕她的业绩再好,公司层面都觉得她不能抵抗高位的压力,所以导致安安晋升无望。
当事业受阻,晋升无望,家庭负担大,女性不得不退居二线忍受职场的歧视,最后造成工作上有怨念,但是又无法改变现状,从而造成自我怀疑的心理暗示。
3、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职场“母性围墙偏见”?
01、社会因素,隐性职业性别歧视是常态
当今社会常态,觉得女人有了孩子,工作就会被孩子牵制受影响,觉得女性照顾孩子牺牲工作是必然的,因此对于职场妈妈是否能做好工作存在误区,是社会暂时不能改变的“偏见”。
02、公司因素,男性晋升几率大于女性
之前网上看到过典型有关“母性围墙偏见”的帖子,求助者在帖子提问“关于下属晋升”的问题:
公司职能里有两个下属,A/B两人能力有差别,B为男员工,能力低于A。
但是最近A休产假,休假回来因为孩子的缘故,不可能提拔当经理,但是提拔B却怕能力强大的A有想法离职,顾如何晋升B员工,可以避免A的意见?
高赞回答里,有个网友回答让人看了很心酸:“肯定提拔B员工,因A员工已生育,工作能力以后肯定有问题。”
在职场晋升面前,男性晋升几率确实优于女性是不争的事实。
03、个人因素,职场女性“身还在,心已远”
一个职场女性变成母亲后,其实都会下意识的因为孩子减少对工作的投入。
比如,因为来自社会和公司的压力,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恐难胜任”,也许她就真的认为是常态的问题而拒绝挑战和成长。
戴戴是一位销售代表,本来负责大区域销售业绩年年拿第一的她,成了宝妈后就选择一个更小的销售区域,即使领导说服她大可不必缩小销售范围,把机会送到她的面前,她都犹豫不定不再去争取,她认为自己肯定做不到。
后来,之前销售区域被另一位同样做妈妈的同事接管了,业绩超过了小区域负责人的她,那个女同事因此升职了。
如果戴戴在职场中不退缩,到孩子出生后,她很可能已经在事业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坏消息听多了,来听听好消息,首先提个问题职场女性真的无法破解“母性围墙偏见”吗?
答案是可以改变和逆转的,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部门开始重视“母性围墙偏见”带来的职场性别歧视。比如北京明令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说明在职场中女性受到的歧视和区别对待已经足够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那女性在职场是否真的无法胜任重要岗位呢?
让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陈世敏告诉你答案,陈教授在2008-2018年美国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里,通过回归分析法验证了“女性董事会成员对于公司风险控制”的影响发现:
01、从决策出发:
女性管理者往往心思细腻,直觉敏锐,在决策中更加注重规避风险,她们就像是企业中的消防员,有效遏制了这两项负面后果。
02、从盈利出发:
女性对提升公司财务业绩究竟有没有作用?
近年来,来自咨询公司和高校的许多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佩珀代因大学的一项长期研究表明,在财富 500 强的同行业公司中,高层中女性比率最高的公司相较比例中等的公司盈利高出了 69%。
光辉国际通过对 10 个亚太经济体中 1000 家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公司业绩的高低与董事会女性占比是否达到 10% 存在相关性。
所以女性在公司中并不是“没能力”的群体,相反还能让公司越来越赚钱。
而对于老板们来说,想要控制风险,又想赚更多的钱,多提拔女性肯定不会差。
虽说社会歧视和公司层面一时半会无法解决,但是在职场中,女性勇于学会打破“母性围墙偏见”,提升自我竞争的能力,才能更好消除职场性别歧视率。
1、提高个人职场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直面“母性围墙偏见”
01、不要忽略职场“灰犀牛”带来的潜在危机
职场上遭遇“母性围墙偏见”带来的职场性别歧视,最大的因果离不开个人“抗风险”能力。
比如,女性摇身一变成为职场宝妈后,明知道会有降薪降职,不给予晋升风险的存在,却不懂在风险来临之前未雨绸缪给自己的职场发展蓄力,就像尝试职场转型走管理岗位,又或者早期就开始培养职场的第二技能,在遭遇危机时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抵御风险。
我们将明知有风险,却要等待风险降临时才去学会躲避的行为,称为职场“灰犀牛事件”。
小如是传统行业的销售岗位,她其实知道转公司管理岗更利于日后职场发展,但是她却轻视了危机存在,准备等生了孩子在申请转岗,却错失了怀孕前转管理的良机,后来公司以她要照顾孩子无暇分身为由拒绝了管理岗申请。
在职场,小如即遭遇了“职场灰犀牛危机”,还被公司带着“母性围墙偏见”的性别歧视对待,如果她能早点预判危机,提高个人职场抗风险的能力,这些事情可能都不会发生。
02、接受风险选择成长,才能为自己争取应得的利益
古有云“女儿身不如男”的说法,但在古代也有一位女性为了打破职场“母性围墙偏见”的说法做出了改变。
比如花木兰代父从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古只有男性可以上战场,就好比现在的职场一样,如果女性想要获得应得的成绩,躲在幕后只会被轻视,反而去接受风险选择成长,直面“母性围墙偏见”,提高自我竞争能力,才能获得应有的成绩。
而大部分女性在面对职位晋升时,她们通常都认为好的工作表现自然会为自己赢得回报。
谈判女性公司的创始人卡罗尔称这种心理为“皇冠综合症”,即女性都期望“如果工作表现良好的话,别人就一定会注意到并为她们戴上皇冠加冕(晋升)。
而结果往往并不是,女性较于男性,应该更加懂得为自己争取,接受风险,选择成长,挑战自我,在应该晋升的时候主动争取更高的职位。
2、永远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当职场遭遇“母性围墙偏见”,但你无法改变时,不要陷入自我怀疑,也不要因为他人质疑你的工作能力而沮丧,坦然接受现状,拥抱不完美的自己,这样你能更快度过因偏见造成的焦虑。
在我们遭遇偏见感到心情沮丧时,运用“幸福的四个法则”,就能让你的心情好起来:
01、运动:锻炼你度过难关的耐力
02、社交:通过社交和聚会增加你的人际关系网,社交不仅能让你心情变的好起来,说不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机会。
03、参加活动:提高你的出镜率,增加面对职场问题时的自信感
04、睡眠:充足的睡眠让你重新恢复活力
3、提高女性职场效能,打破“不胜任”偏见
公司通常将有娃的女性定义为“不胜任某岗位”的群体,而不胜任源于女性有了孩子,而造成工作效率降低,事情完不成的境界,才有了职场妈妈“能力不行”的假象。
所以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从根本打破“不胜任”的偏见。
小安平时负责统计工作,但是身为职场妈妈却并没有觉得和之前有什么两样,虽然工作增多了,但是她运用工作流程简化五步法,依然能很好处理每天繁琐的流程化工作,她是怎么做的呢?
A、工作流程简化五步法:
工作流程五步法(建议存图收藏)
01、收集:当外界吸引小安的注意力时,她会下意识的捕获吸引注意力的一切外部事物
比如,将电子邮件、笔记本、语音邮件等收集到自己的工作蓝里,在根据需要尽量减少收集工具的数量,通过处理和组织整理定期清空收集工具。
02、处理:第二步就是,小安会从工具篮子中处理收集到的项目。
03、组织整理:把收集到的输入信息结果分成恰当的可检索、可检查的类别
04、回顾:
05、执行:
B、每周回顾法:
敏敏的领导总说她“一孕傻三年”,工作上总是因为记性不好造成错误,不过她最近在工作中采用了“每周回顾法”,居然让自己对所做的工作有了更深的印象,效率还提高了,她是怎么做的呢?
01、整理笔记
敏敏每周都会回顾一下日志/笔记本上的记录、会议记录和笔记本活页纸上潦草写下的各种笔记,分门别类地记录任务、项目、待处理事项等。
02、回顾“行动”清单
她还会标出完成的行动,查看将要执行的行动的提示信息。
03、回顾“等待”清单
之后敏敏还会记录为后续措施采取的适当行动,检查标出最近收到的反馈。
04、回顾项目清单
然后敏敏会根据反馈,依次评估项目、目标和结果的当前情况,确保对每一项都采取了行动。浏览工作进度辅助材料,构想新的行动、要完成的任务和待处理工作等。
通过整理、回顾的循环模式,敏敏对日常工作有了更深的记忆,打破了职场妈妈记性不好的偏见,从而因为回顾法的帮助,让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
工作中,利用简化工作流程和回顾法让职场效能提高,打破“不胜任”偏见,增加个人抗风险的能力躲避“灰犀牛”危机,适当为自己的利益选择接受风险直面偏见,更能赢得晋升的机会。
职场女性工作遭受偏见时,就要学会不放弃,自己充满力量才能打破“母性围墙偏见”的怪圈。
就像女作家艾丽斯.沃克说的那样:“放弃自己力量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认为自己毫无力量。”
职场上,也许还不能一招击破“母性围墙偏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信企业和社会更会关注女性群体,而在此之前,如果你有遇到过职场“母性围墙偏见”的问题,不凡试试以上3个方法,相信你能在职场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