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仅仅是全国政治中心?看了这些指标,你还这么认为吗?

2019-07-21   喜马拉雅

来源|喜马拉雅APP陆铭的精品课《经济学名师陆铭:中国经济72讲》

编辑|何嫱

北上广无疑是所有人心中的一线城市,但是如果问大家这三个城市谁的实力最强,就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上海的人口和广州的商业圈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北京,无疑是全国文化和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城市。

北京的优势在哪儿?

大学生人口的比重,北京的大学生人口比重是全中国最高的。他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北京集中了中国最好的数量最多的大学,中关村形成了中国最早实力最强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不仅如此,北京还集中了全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化资源,各种各样的文艺团体,国家级别的几乎都集中在北京。

从经济角度来讲,各种金融机构,它的总部也大量集中在北京,各种央企的总部,更不要说也是同样集中在北京。在这些指标上,可以说北京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最优秀、资源最丰富的城市。

北京如何实现高速发展?

换句话来讲,几乎在任何一个方面,北京都是中心。这样的一种情况,有人认为是行政的级别影响到了中国城市的发展,而北京由于它的级别最高是首都,所以它的发展就是由行政力量所带来的资源集中所导致的。

但是大家想这样一个问题,其实你看世界上其他国家,首都也一样是最大的城市,有很多国家都是这样。

其实即便在历史上,北京的确通过行政力量集中了人口和教育医疗文化等等资源。但是给定这样的历史起点之后,一个城市后面的发展其实主要就是由集聚效应所导致的。

由于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由于受高等教育的人才需要和其他受高等教育的人才集中在一起来相互的学习,于是就带来了城市的集聚和规模越来越大。这样就也解释了为什么城市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路径依赖性。

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发现自己的首都出现大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样的趋势的时候,他们的做法是搬迁首都的首都功能。比如说华盛顿、堪培拉这样的城市,就是在搬迁首都功能的这个做法之下所产生的新的首都。

为什么北京拥堵现象如此严重?

那北京的拥堵是怎么回事?首先,北京是一个古城,中间有故宫以及一些古建筑,这样城市会显得中间低,周围高。有大量人口就住在相对来说郊区的地方,而最最中心的城市地区却集中了大量的服务业就业岗位,于是就会导致所谓叫职住分离,也就是居住和就业之间的分离,这样的状况就会形成拥堵。

第二个原因,就是北京所形成的宽马路的发展模式,很多人误以为马路宽了,有助于缓解拥堵。其实宽马路的发展模式至少有两个缺点。第一个缺点,这样的城市会缺少很多分流车流的小马路。十字路口的数量会比较小。

再接下来就是北京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的发展会导致大量的工作岗位集中在中心城区。不仅如此,北京还有大量的优质公共服务,特别是中小学也集中在北京的中心城区。

于是你就会看到在北京有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上一个好的中小学,于是就在中心城区买一个小房子,获得一个学位。而自己的居住其实可能是在四环五环这样的地方,住一个大房子,结果每天早上就要开车送小孩上学。

如果北京为了避免人口流入过多过快,盲目地控制人口,只会导致北京的经济发展受阻。

许多人总批判北京的人口太多,太拥挤了。其实,北京的城市问题并非人太多,而是人的布局不合理。高密度的人口不一定只会造成城市乱,只要对城市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一样可以漂亮、干净又宜居。

关于主播和课程:

陆铭,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2001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陆铭教授将经济学的思维运用于中国的现实情境,形成一套掌握宏观经济的方法论,帮助你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和趋势,从而把握时代发展的机会,更理性地作出各种决策。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是中国领先的音频分享平台和独角兽企业,占据 73%市场份额,总用户超过 5.3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