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你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学习帝国,在这个帝国里你就是王。
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帝国,是最有效,最系统的学习方法
基本的、普世的智慧是什么?嗯,第一条规则是,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如果这些事物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你们就无法把它们派上用场。 你们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你们必须依靠这些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
思维模型是什么呢?这么说吧,第一条规则是,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认为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你将会和一个脊椎按摩师一样——这种医师对现代医学当然是毫无所知的。
——查理·芒格
模型—框架理论
什么是思维模型呢?第二讲中的刻意练习,黄金思维圈,第三讲中的逻辑金字塔,mece分析法则,就是一个个的非常实用的思维模型。
而框架呢?就是由一系列相关的模型组合而成的。比如常用的3C,4P和swot分析等就可以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商业分析框架。
建立模型—框架有什么好处呢?
比如你要分析联想公司成功的原因,当你脑袋里一个模型都没有的时候,你可能只能想到电脑性价比高,规格多,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分析了半天也得不出一个完整的结论。
而如果你懂得4P分析法,你就会从产品,价格,渠道,营销四方面,不重复不遗漏地对这个案例进行全方面分析。
大脑中的这些模型越多,你分析问题就能越全面,遇到问题就能越快找到解决方法。
当然这些模型并不是死的,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当它不适用时,我们就要将它进行修改或替换。
而正是这一个个的模型,和一个个模型组成的框架,形成了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在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时,是想象自己在建一个知识帝国。
知识帝国
我参观了一下自己的知识帝国,名字叫“设计”的这个城市,是所有的城市中最发达的,房子也是最高的,它的结构既稳定又清晰,配套设施也完善,这是我花了最多心思的一个城市,我用了七年的时间为它添砖加瓦。第二大城市叫“工商管理”,虽说是第二大,但和第一比起来差了不是一丁半点,因为这座城市我花的心思较少,只是偶尔修修补补,但是不知不觉间城市规模也挺大了。第三大的是叫“文学”的城市,这座城市虽然目前还很小,但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每当我在其他城市里累了的时候,我就来到这座城市小憩,为它种树栽花,为它粉刷修补。周围还有其它零零散散的小城市,这些城市只是初具雏形,还处于缺胳膊少腿的阶段,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会慢慢修建它们。
我回忆了一下我建每个城市的过程:
一.确定建筑数量
第一步是确定城市要建多少栋建筑,每门专业,大学期间学的所有相关课程,就是一个城市,每一门课程就是其中的一栋建筑,最重要是那栋叫专业课的建筑。
二.建好框架
确定好要建多少栋建筑以后,我们开始建每栋建筑的框架,即这个建筑有多少层,框架就是每本书的目录,每一章就是建筑的一层,通过目录你可以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目录也可以让你很快检查出自己缺了哪一块的知识。如果觉得作者的框架不太好,逻辑性不强,你可以通读全篇后,自己打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属于你自己对书本的理解,这样建起来的建筑会更稳固。
这里举一个例子,在第二讲中,我跟大家分享了刻意练习,这是我自己归纳的这本书的模型,书里是没有这个模型的,阅读一本书时,应该是自己能理清书本的内在逻辑,并对书本有自己的理解,而不仅仅是照着作者的思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三.添砖加瓦
每一块砖就是一个知识点,但如果它只是一个知识点的话,那它就只能算一块空心砖。一块好的砖应该是实心的,有分量的,那怎么让这块砖变成实心呢?
1.水平扩展
想想这个知识点和学过的哪个旧知识点有关联,任何关联都可以,可以是本书内,也可以是本书外的,充分扩展这个知识点。
2.垂直深挖
想想这个知识点的由来,以及可以运用的地方,挖的越深越好,这样的习惯养成以后,你碰到需要运用的场景,这个知识点就会很快从你的脑海里跳出来,甚至不需要搜索。
进行上面两步后,这块砖就变得很大了,这时,你要对它进行压缩,才方便记忆,像上面我画的那个刻意练习模型一样,把一本书压缩成几个字,但是这个过程是可逆的,这块砖应该是可扩展可压缩的,你看到的刻意练习模型只有这几个字,但是我可以把它扩展出一本书来,建筑中的每一块砖都应该是这样的,这样的砖才是好砖。
而砖与砖之间,应该是紧密相连的,同一章的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应该是相关联,而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是有粘合剂的,不仅章节内,章节间也应该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有了这些粘合剂,你的大厦才会稳固。
就这样一砖一瓦,日积月累后,一栋坚固的大厦就建成了,这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大厦,这里每一块砖的秘密,只有你知道。
四.修改替换
常常检查你的框架和砖,发现更好的砖可以把不太好的替换掉,发现哪里缺了漏了,也要及时补上去。
五.完善城市
而同一个城市里,每栋建筑都有不同功能,这些功能都是相辅相成,互相服务的,这个城市的运转离不开里面的每一栋建筑,要学好一个专业,你需要建好这个城市中的每一栋建筑。当你的专业城市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人的城市里还只是零零散散的几块空心砖。
六.让帝国活起来
仅是应试的话,建好一个城市就够了,但想要这些知识大厦真正产生价值,你不仅需要多建几个城市,还必须要让整个帝国活起来,让里面的人走动起来,各个城市里的人经过各种交流,可能发现对方是自己的亲戚,或者碰撞产生出新的火花。而正是这些碰撞产生的火花,造就了大师和普通人的差别。
伟大如像乔布斯,站在艺术和科技的十字路口,将科技和艺术完美融合,
造出世上独一无二的苹果。
假设你只是个老师,就说教书这件事,有的老师只会照着课本教,有的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让学生更好理解,而拥有知识帝国的老师,则可以运用心理学摸清学生的小心思,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运用策略学教学生怎么提高学习效率,运用管理学让学生乖乖听自己的话,运用。其他的辅助城市不需要你像建专业城市一样花那么多心思,这些城市的房子,哪怕又矮又小,也比完全没有的人强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