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初中生考不上高中?中考其实才是人生的分水岭

2019-08-20   超人爸爸说教育

西安中考滑档这一话题近几天比较热,高分考生扎堆,名校录取分数线高的夸张,很多高分考生可能沦落至三流学校。

具体的原因网上多有罗列,有人说主要原因是考生增多,今年相比去年增加6020人,而录取名额减少420人,竞争自然更加激烈,也有人说是考题过于简单,导致高分考生过多。

其实这一轮西安中考滑档,结局早已注定。

1.西安中考滑档,并不是孤立事件

之所以说这次西安中考滑档,结局注定,是因为多项教育改革政策已经表明,中考是要起到学生分流的作用的。

参与西安中考的学生和家长们,在升学的巨大压力下,过度关注于学业,而忽略了几项和中考有关的重大政策调整。

在相关政策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家长们仍然以过去的经验和思路,处理新问题,那么出现现在这样大面积滑档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在刚刚过去的7月,一个不起眼的城市里,上演了和这次的西安中考滑档类似的一幕,这个城市,就是安徽的马鞍山。

也许是由于马鞍山属于国家3线4线,甚至5线城市,所以马鞍山所反映出来的中考的重要信号,并没有得到考生家长应有的重视。

在马鞍山,过去5年,普高录取分数线都在580分左右,录取率一直维持在70%左右。

而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2019年的录取分数线,突然提升到了634分,录取率降到了61.6%!

也就是说,分数线提高了50多分,提高了将近10%的比例,而录取率大幅下降了近10%!

在很多家长的抗议之下,5天后,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了《关于部分普通高中追加招生计划的通知》,追加100名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名额,并降低30分进行投档,这意味着该市又有400名考生可以搭上普高的“末班车”。

但尽管如此,录取分数线仍然坚挺地维持在600分,较往年仍然高出近20分。

类似的情况还有深圳,今年7月下旬公布中考分数线后,统计结果显示深圳普高录取率仅为45%。

即使是在教育资源丰富的上海,中考录取率也只有65%。

这一轮包括马鞍山、西安的各城市中考,普遍出现大幅提分的情况,根本不是考生增多、录取名额减少、考题简单,这类显而易见的原因能够解释得了的,其深层次的原因,都指向了一个国家政策,也是近年国家刻意进行的教育改革。

2.中考才是人生的分水岭

在今年年初的1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职业教育改革方案。

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其具体目标为:

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此外,在今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为什么职业教育改革和扩招的力度如此之大?

这跟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密不可分的。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然而职业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又无法对各行业输送数量足够,且高质量的人才。

怎么办?

答案就是在中考时对学生分流,不要全民死磕普高。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

早在2017年,教育部就联合了四部门,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了要在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

这个攻坚计划,在当时曾被很多不负责任的自媒体,解读为十二年义务教育就要来了,中考可能会取消。

但实际上,中考非但不会取消,反倒会得到更大的强化,它对学生的分流作用,甚至超过了高考。

因为攻坚计划中提到的是,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不是普及高中教育,多了两个字,但含义却有天壤之别。

高中教育,意即平时家长和学生口中的高中,或普通高中,简称普高。高中阶段教育,包含了普通高中和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两大板块。

也就是说,改革的目标,是让初中生毕业生普遍接受更多的教育,这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改革目标。而不是取消中考,让所有人都上普通高中,这一点是要有明确认识的。

普高与中职规模相当

计划中五个具体目标其中就包括:普高与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那么,结论就已经非常明显了,在中考阶段,对学生实施分流,普高的录取率,今后将会维持在50%左右

这一结论,在马鞍山得到了证实。7月7日,中考分数线公布两天后,该市教育部门的通知中就曾指出:

“普高线以下的考生如进入中职学校就读,今后的发展平台会更多一些,如毕业当年可以参加高职分类考试、对口升学考试,也可参加普通高考。”

中考加大分流力度,已经是摆在台面上的明牌了。

就以本次出现中考滑档的西安为例。往年中考录取率,常年维持在60%~70%,如果现在要保持在50%的话,意味着中考录取率要大幅降低10~20%,这其中被分流出来的学生,就要进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

普高50%的录取率,在很多地方,甚至低于高考的录取率。当很多家长盯着名牌大学,985,211的时候,实际上,中考才是他们应该迈过去的最重要的门槛。

所以说,在学生、家长们不经意间,中考已经成为了学生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分水岭。

西安中考这次大规模的滑档出现,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家长没有研究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没有将自己这个渺小的个体,置身于国家、社会的大背景下,盲目地高估了自己。

在古老、神秘的东方古国,不看每晚黄金档的新闻,不研究大政方针,终究是要吃大亏的。

3.结论是什么?

中考50%左右的升学率,将会是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家长面前的一道槛,跨过它的难度,可能超过高考。

中考分流,小升初全面摇号,全面加强职业教育,这一系列的改革组合,都有其深刻的背景。

对国家来说,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有数量作基础,自然就会有质。不论通过何种选拔机制,优秀的人才都不会少。

国家现在缺什么?一缺高端创新人才,二缺职业技术人才。教育改革也必然朝这两个方向发力。

小升初取缔考试、面试,全面摇号,这是要让人才以更自然的方式冒出来,而不是因为小升初选拔的压力,很小就开始超前学、过度学,通过超量、机械的训练让孩子得到更优异的成绩。

这样的选拔对一些掐尖的学校是利好,教育出成绩好的孩子的成本被转移到了家庭,而名校们只需要在小升初的时候,坐等收割好苗子就行了。

但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是亏的。教育资源被垄断,肥了几所名校,其他学校和学生都上升无望,被抛弃,这是除了那几所名校外,各方都不想看到的。

减轻小孩子的负担,让生源更平均的分配,盘活整个教育资源和环境,降低竞争烈度,让学生们的环境相对宽松一些,这样的孩子会更有创造力,这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

现在难的是家长,以前担忧的是上不了大学,现在担忧的可能是上不了高中。

现阶段职业教育确实比较薄弱,但再往远看几年,随着国家大力的投入和政策倾斜,职业教育的未来可期。

最闹心的应该是最近几年要参加中考的学生和家长,对他们来说,中考似乎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