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一位4岁孩子母亲的内心独白

2019-06-12   濠滨网

而立之年,也算正儿八经的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很大一部分人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你扮演的到底是怎样的角色?

校园里的好少年?社会中的精英?还是家庭中的顶梁柱?随着年龄的转变,我们身份也随之变化。

01 / 新生命的养育


我,是一名四岁孩子的妈妈。

四岁,小孩子高热、咳嗽、肠胃炎高发的年纪。去年冬天,孩子高烧四天,因为不是孩子第一次高烧,我也并没有太在意,在家中给孩子喂食感冒药以及物理降温。半夜,孩子哭个不停,我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随即叫上老公,开车带孩子去医院挂急诊。

俗套的流程——检查、验血、等报告。报告拿到手的那一刻,我看了一下指标,多个项目都特别低,我想这次流感是真的很严重吧。医生看了一下报告,很严肃的告诉我,孩子的白细胞指标太低,要去妇幼才行。

不会是白血病吧!

我搂着孩子,上车的那一瞬间,眼泪直往下掉,老公握着方向盘的手也一直在颤抖,“没事,孩子买了保险,是病咱就看!”我抱着孩子,在孩子的声声嘶喊中整理好情绪,身为妈妈,我镇定了,才能给孩子减少一些恐惧。

(当天的朋友圈)


凌晨两点,妇幼里面依然哭声一片,排到我们都已经三百多号了,等待的过程真的是最煎熬的。

“没事的,没事的,只是小小的感冒而已。”

“要是白血病,我该怎么办啊,她这么可爱,化疗应该很疼吧!”

等待化验报告的那一周,我整个人憔悴到脱相。

并不是白血病,孩子还很健康!

生儿育女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传宗接代,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一种爱的释放。

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付出,换来孩子一个微笑,一声谢谢,都觉得格外满足。

02 / 旧生命的告别

我,也是一对92岁高龄老人的孙女。

92岁,腿脚不便、心肺功能慢慢衰竭、老年痴呆是他们的常见病症。虽然二老有六位子女,但大部分都有家庭和工作要忙,照顾他们的重头,就由两个儿子进行。日常的洗衣做饭,都由儿媳妇来进行,四个女儿会抽空买菜做饭,帮老人洗头,剪指甲。

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生死与离别”这个话题,我们都未曾提及,但他们去医院的频率越来越高。奶奶也时常在我耳边提及,自己害怕死亡,老人家一听到谁谁谁走了,就会说自己已经对社会没有价值了,还不如一走了之。



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价值,在我们的心中,是无价的。二老劳累一生,拉扯六个孩子从成人、成材到成家,虽然他们没有万贯家财,但他们用上一代勤劳质朴的品格,养育了新一代人。

我回想起,奶奶拉着我的手,行走在乡间稻田中央;爷爷弯下他宽厚的背脊,将我背在身上,用他厚实的大手依托着我,用亲昵的口吻给我讲着故事!

(偷拍二老牵手缓行)


虽然面对生老病死,我们都无能为力,但是,尽可能的陪伴他们吧,因为,在剩下的时光里,你有很多个十年,二十年,他们,却没有那么多的时光了……

一切,都是一场终会落幕的修行,没有循环。

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切换着我们应该承担的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力与责任也会随之增强,养育子女与孝敬家老俨然成为人生一门必修的课程。

关于为人母(父),成人子的成长历程,你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