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海门英烈朱悔吾后续丨疑曾就读锡类中学,后赴武汉求学

2019-08-13   濠滨网

清华大学邀请海门协助搜寻海门版“沈光耀”朱悔吾英烈一事,经南通发布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发反响,已有更多的英烈线索及相关资料浮现。

今天(12日),记者对相关情况进行追访。

疑曾就读锡类中学

“通过线索收集整理和分析,调查人员决定首先从入学年份资料入手,综合判断,朱悔吾可能是当时海门锡类中学的毕业生,”海门市党史办副主任吴卫东介绍。

锡类中学创办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校址坐落于海门解放西路。

新中国成立前,该校在海门教育系统中第一个建立中共地下党支部,为波澜壮阔的新中国革命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革命青年。

建国后,这所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宝贵人才,其中有江苏省原省长季允石、国家税务总局原局长金鑫等高级干部;有中科院院士印象初、沈其韩等许多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家;有战斗英雄龚冠宇、王锦飞和劳动模范茅炜炜等批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人物。

“锡类”出自《诗经》中“永锡尔类”一句,意为以善永赐予众人。目前,锡类中学已经停办,学校档案归至海门能仁中学。

遗憾的是,调查人员在海门能仁中学档案室内针对1935年至1942年间的学生资料进行筛查时,发现有一部分年代的档案资料当时未被妥善保管,因此搜寻到的资料并不完整。在针对已有资料进行翻阅查找、苦苦核实后,却未能发现“朱悔吾”的名字和资料信息。

“调查人员主要寻访上世纪1935年、1936年、1937年、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的锡类中学毕业生名录,还有学生名录,”吴卫东说,“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没能找到相关线索。为此,我们希望海门、南通、江苏甚至全国各地关心朱悔吾烈士信息和事迹的知情者们,能够主动为我们提供线索。”

毕业于武昌高中

在配合查找朱悔吾烈士事迹的过程中,清华大学校史办公室主动为海门市党史办提供了一张他们搜集到的、当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学生进行注册登记的“学生注册片”,这张注册片所登记的主人信息,正是朱悔吾!

这张注册片清楚显示:登记在册的学生注册号为“3081”,学生姓名为“朱悔吾”,而非后人判断的“朱晦吾”;朱悔吾籍贯地为“江苏海门”,毕业于湖北省立武昌高中;接受注册登记时,朱悔吾时年21岁;所在院别为“文学院”,级别为“第一年级”,系别为“外文”。

同时注册片还显示,朱悔吾当时居住在武汉的汉口五族路西贡街一号,朱悔吾的父亲名叫“朱江福”,是一名商界人士。

“这张‘学生注册片’清清楚楚记载来自江苏海门的学生名叫‘朱悔吾’,而非此后出现的音同字不同的‘朱晦吾’;据此,我们认为校方明明白白登记的‘朱悔吾’应为其真实采用的姓名,‘朱晦吾’又出自何时何处,存有疑义。”吴卫东向记者解释。

武汉市档案馆也全力协助查找

循着清华大学“学生注册片”这一宝贵线索,今天上午,记者采访了武汉市党史办副主任宋健。

“坦率地说,查找的难度很大。一是历史久远,许多资料信息有可能难以完整保存;二是我们武汉市党史办主要保存和征集的是在武汉当地牺牲的革命烈士资料,朱悔吾在牺牲在‘驼峰航线’上,这对我们来说,难度就更大了。”宋健坦率地介绍了他的看法。

宋健同时表示:“清华大学校史办提供的‘学生注册片’,为我们协助查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下一步,我们可以通过武汉市教育系统,从留存的教育档案中,找到当时朱悔吾就读的省立武昌中学的相关信息,再从该校毕业生信息、校友等线索入手,争取找到与朱悔吾有关的历史资料。也可以尝试同时从烈士父亲朱江福的信息入手,一起探寻相关线索和资料。”

根据宋健的建议,随后记者又与武汉市档案馆取得联系。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武汉市档案馆正在落实新址搬迁工作,大量档案资料正在进行整理,有的已经打包封存。等十月份搬迁全部完成后,我们将全力帮助搜集查找。”

来源:南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