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相信好多家长和孩子的活动地带都从室外转移到了室内。但是孩子活泼好动的年龄,是不是也能忍受一直在家的“无聊”呢?
陈娟是一位全职妈妈。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她的内心也无比欣慰。自己全职在家这几年换来了儿子的成长,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前天暖和的时候陈娟会时常带着儿子去室外活动。但是最近天气越来越冷,而且是流感的高发期。陈娟不得不和儿子“蜷缩在家”。
但是儿子才3岁,在这个活泼好动的年龄。在家玩耍根本不能满足儿子的“需求”,哪怕是出去放会风,儿子也心满意足了。经不住儿子的再三请求,陈娟同意和儿子出门玩耍。
出门后的儿子显得格外活泼。没有了家里的束缚,孩子也恢复了自由的天性。陈娟和儿子在家最常玩的游戏就是躲猫猫。而且每次都是儿子躲陈娟找。当陈娟找到儿子的那一刻,孩子都是被逗得哈哈大笑。
看着小区的“广阔天地”,孩子要求和陈娟在小区玩躲猫猫的游戏。刚开始玩的很兴奋,慢慢的孩子开始忘我。躲到了更远的地方。陈娟背过身子等着孩子藏好,可是问了好多声,都没有得到孩子藏好了的回答。
这时陈娟慌了,大喊着“宝宝你躲哪儿了,别吓我啊”“妈妈输了,你快出来吧”一声声的呼喊,都没有得到儿子的回答。陈娟急得六神无主,在小区邻居的寻找下依然不见踪影。最后只得赶紧报警寻求帮助。
而警察调取附近的监控看到,孩子躲到了小区门口的冬青里边。被路过的一个陌生男人强行带走了。而附近人来人往,本身就是开放式的小区,寻找儿子更是难上加难。没想到看似寻常的游戏,却失去了自己的儿子。陈娟彻底瘫了。
室内注意事项:
1:在室内要避免孩子躲到密闭的空间中。
比如封闭的衣橱,洗衣机,冰箱内。这些家具电器的门往往从外面打开容易,但是从里边推开就很难的。
这些密闭的空间孩子躲在里边有窒息的危险,往往一不小心就酿成大祸。遇到危险,就不是做游戏这么简单了,而是用生命做“赌注”。
2:窗户,阳台等较高的地方。
窗户上的窗帘后边,或者阳台的窗帘后边。也是孩子玩躲猫猫经常去的地方。这些较高的地方如果窗户是打开的,孩子在玩耍时候不注意非常危险。平时也要教育孩子不要爬到高处,避免坠落。
室外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让孩子远离自己视线。
孩子在家长的严密“盯梢”下,能避免走失或者发生危险时家长及时保护。及时在和孩子在室外玩捉迷藏的时候,该“作弊”的时候就得“作弊”。
室外空间广阔,孩子如果离开家长视线很容易走失。而且室外环境嘈杂,一旦孩子走失寻找难度加大,家长后悔莫及。
2:和孩子制定游戏规则。
比如说不能躲到马路边,远离车流量大的地方。如果家长1分钟迟迟没有找到孩子,孩子要“自动现身”,证明家长输了。输的人要接受“惩罚”。和孩子规定好时间,也能避免孩子躲藏严密,家长的认输,还能增加孩子的成就感。也能避免各种危险发生。
适当的游戏可以开发孩子智力,提高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家长和孩子在玩耍时,可以组成一个小团体,叫来家人或者同龄的孩子有家长陪同一起游戏。避免单独和孩子玩耍看护不利。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给孩子普及相应的安全知识,不要让游戏也成为“看不见的杀手”。家长在教导孩子自我安全知识的时候,无疑也给孩子增添了防护网。有了这道无形的防护网,家长才能更加安心。
育儿难题郝妈帮,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好妈妈郝女士,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