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中,很多看似完整的家庭,其实只是一种假象。
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内在实际上早已空空荡荡,只剩下一副干枯了的骨架还在勉强支撑。
依旧维持婚姻状态的,不过是一些外在因素和客观条件而已。诸如:孩子,房子,财产,世俗的眼光,自身的面子,老人的约束,还有对未来的恐惧。
身处这些婚姻中的夫妻,用以麻木自己的说法,往往就是责任和包容。
在婚姻里,责任与包容固然重要,但他们不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现实婚姻生活中的矛盾和分歧,也无法弥合彼此间的性格差异和需求差异。他们只是一味的认为,婚姻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错把平庸和挫败感当作了某种应有的平淡生活。结果是,把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幸福都寄托在,自己可怜的忍耐力、自我在道德上的约束力和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之上。
两个人开始以“一对儿”的姿态公开出现时,他们都必须接受单身时不会有的限制:时间上要互相搭配,生活计划要稍作修订,连相约吃顿饭这么简单的事,都必须在时间、地点、口味上达成妥协。在某种程度上,情人或夫妻对外来刺激的情绪反应也必须类似——如果一个人爱看电影,另一个人讨厌电影,这份关系有可能就维持不久。
两个人决定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就等于同意改变自己的习惯;自然而然,他们的意识模式也必须跟着改变。
而结婚无疑就是把应用注意力的习惯,做一个极端而永久的调整。这就是妥协。(当然你也可以把它称为包容。)
这一切不过只是一个开始。生育孩子以后,两个人为了配合婴儿的需要,又得重新做出改变:睡眠周期要改变,外出的机会要减少,妻子还可能要放弃工作,两个人还要放弃度假和买新车,为孩子储蓄教育经费。等等这些,都需要两个人做出调整和妥协。
这些调整和妥协都很辛苦,很容易使人感到沮丧,让人产生理想爱情破灭的挫败感,它们都在不断地挑战两个人的忍耐力。
如果有人不愿在一段感情或婚姻关系里,调整个人目标,并为之做出妥协,无法长期接受这种改变,又找不到适合的、科学的解决办法,那么这段感情或婚姻,往往就会在他的意识中制造混乱,因为新的互动模式一定会跟旧的、期待中的模式发生冲突,最终必将导致这段感情或婚姻破裂、结束。
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结婚不久就选择离婚,与无法应对这些调整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这仅仅只是真正婚姻生活的一小部分。
按照加拿大著名生命教练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一书中的论述,一段亲密关系或婚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绚丽,幻灭,反省和启示。
而现在很多人的婚姻其实连第一个开始阶段——绚丽,都没有度过,就直接宣告结束了;又或者是两个人一直都处在第一个阶段当中挣扎、徘徊,始终都承受和忍耐着理想爱情破灭后的挫败感,但又始终都无法找到正确的途径,让婚姻中的亲密关系得以提升和稳固,仅仅只是依靠责任和包容在维持,依靠外在因素和客观条件来维系,这很难能让人感受到幸福。
绚丽,是两个人经过婚姻初期的新奇和激情,开始不断出现矛盾,彼此通过矛盾重新认知自我、认知对方、认知亲密关系的过程。而幻灭、反省和启示,是随着不断去尝试解决婚姻里的矛盾,引领婚姻向着更高、更稳固的方向发展,最终获得幸福的过程。
真正走进婚姻之后,经过了最初的新奇和激情,两个人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一般的花招、手段都已尝试,对方的反应都可以预测,显而易见的挑战也都发掘完了,性追逐、性渴望也已失去了最初的魅力。这时,感情就面临着沦为无聊的、例行公务式的危机,它也许还可以依靠彼此的相互照顾,彼此分担家务、承担责任来维持,但已经不可能提供给双方进一步的乐趣,也失去了理想中的美妙感觉。感情,在这个时候停止了成长。
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婚姻的本质。
婚姻,其实是两个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对家庭共同投入精神能量,在鼓励发展个人独特性的同时,整合两个人的不同特点,共享同一个目标的一种社交关系。
大多数人并没有认识到、看清楚这一点,当初只是因为彼此互相吸引,感觉两个人在一起很舒服,各方面的外在条件相对适合,并且相信这种感觉通过婚姻关系的确立,就会保持长久不变,从而选择了结婚。
所以,当他们走进婚姻之后慢慢发现:性格上的差异、生活习惯上的不同,消耗了两个人太多的精力与热情;对方与当初自己理想中的伴侣相差越来越大;两个人都试图以爱的名义控制对方;互相抱怨;互相通过批评、指责、发泄自己的愤怒,来抢占道德的高地,以此引发对方的负罪感;彼此相处越来越压抑、痛苦;彼此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多;彼此之间产生了强烈的距离感。
心目中的理想爱情,在这个时候,彻底破灭。它对两个人的内心都造成了严重的挫败感,这成为了婚姻和谐、稳定的头号隐形杀手。
这时候的婚姻已经不再稳固,开始出现了杂音、裂缝,只剩下责任和包容维系着两个人日渐疲惫的心。
很多婚姻的解体、婚外情的发生,就是在这个阶段。
a、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对方身上,给予对方真正的关怀。
随着婚姻生活的时间不断增长,彼此之间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越来越深,两个人之间的新鲜感也会逐渐变淡,彼此的注意力也不再像最初时那么集中,彼此之间的厌倦变得无法避免。
这是正常现象,也是客观规律。但我们可以通过不违背人性的、科学的办法来加以调整,使我们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对方身上。
积极心理学的“心流”理论,为我们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积极心理学: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于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觉。
“心流”理论中一个关键点就是集中注意力,借此产生心流活动,获得人生的最优体验。
我们要维持彼此的新鲜感,就必须在对方身上投注更多的注意力,真正把对方当作独一无二的人,深入了解对方的思想、感觉和梦想,帮助对方实现目标,并从中发现乐趣。
这是一种持续的努力,是一辈子的事情,它可以让彼此始终都能感受到来自于对方真正的关怀,从而不断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很好地保持了婚姻的和谐与稳定。
而当你集中注意力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自己也会获得巨大的满足感。
b、不断为婚姻生活添加共享目标,以此增加婚姻的归属感和稳定性。
在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中,除非每个人都投入精神能量,否则,因为每个人的目标都多少跟别人有点儿不同,冲突一定会发生。
所以,不断为婚姻生活添加一些共享目标,不但会降低矛盾发生的机率,还会提高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乐趣。
共享目标,可以有长期目标,比如:建一所房子,或是写一本书,做一次环球旅行;也可以有很多源源不断的短期目标,比如:周末看一场演出、一场电影,或是一起参加一场聚会,为客厅选购一块新地毯等等。
在选择共享目标时,双方都要主动考虑对方的感受和喜好,都要主动地投入精神能量和注意力,不能只是应付了事。同时,双方都要保持一种客观、坦诚的交流态度,既不要为了迎合对方而故意隐瞒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只注重自己的喜好而不顾及对方的感受。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双方不但可以在很多短期目标上达成默契,还可以共同为实现长期目标而努力。最终,不但提升了婚姻的情趣和质量,还会让双方的内心同时对婚姻产生归属感、依赖感。
c、为婚姻生活发掘新的挑战,不断地制造心流,让夫妻之间的关系更有活力。
在一起生活久了,由于生活节奏和生活内容缺少变化,很多夫妻会感到沉闷、厌倦,感觉自己的生活好像是一潭死水。即便是有一些共享的目标和时间,比如:一起散步,一起购物、看电影,偶尔参加聚会、做短途旅行等等,但由于方式和节奏基本都形成模式化,所以,也会让人感觉缺少新奇和新鲜感,慢慢就会产生疲劳和厌倦。
这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在生活中发掘一些新的挑战,重新制造一些心流体验。
其实,这并不难。我们只需在习惯和内容方面稍作改变,就会让生活变得充满新鲜与活力。
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
1、夫妻每次做爱之前,增加一点儿仪式性的内容,一顿烛光晚餐,一杯红酒,一件具有诱惑力的睡袍,一起沐浴,或者换一个做爱的地点和方式等等,一个细小的变化,都会在两个人之间重燃爱火。
2、鼓励对方,或者双方一同,报名参加一个曾经向往但不曾实现的学习课程。舞蹈、音乐、绘画、插花、陶艺、摄影等等。现在各种学习班林林种种,只要我们投入精力与热情,总会创造出良好的心流体验,使得生活变得有所不同。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都必须更深层次了解对方,要对岁月造成的无情改变表示同情与宽容,并给予对方积极的支持。只有这样,对方才能从你的欣赏与鼓励当中,体验到关心和爱,才能体验到生活的热情与活力,从而进一步加深夫妻之间的情感。
d、开放、通畅的沟通渠道,良好、充分的信任氛围,都将营造出和谐、稳定的婚姻关系。
当夫妻之间彼此倾注注意力,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思想,拥有共同的目标,并不断地为生活注入活力,那他们已经在彼此之间架起了一座信任与沟通的桥梁。
再好的夫妻,在生活中,一定会有矛盾、摩擦、分歧、争执,但只要彼此相互信任,有着通畅的沟通渠道,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方法。
在婚姻中,被尊重、被信任是一种极强的心理暗示,它会让人充满自信,可以很充分地表达自己内心里的想法。而良好的信任氛围,又为双方平等、开放、通畅的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沟通,是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的事。一次好的交流,本身就是一次愉悦的心流体验,会让两个人都感到轻松、舒畅和满足。
现实的、具体的生活犹如在泥沼中行走,心智的交流与沟通则是我们理解生活的灵光。
因此,良好的沟通渠道和信任氛围,都将营造出和谐、稳定的婚姻关系。
婚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一生的幸福与否。
家庭,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生活场所,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一生的快乐与否。
人的一生,无论拥有怎样的财富、地位、名声,如果婚姻和家庭都是失败的,那他一定不会快乐,也注定是不幸的。
通过生活,我们真切地了解到,一个好的家庭、一段好的婚姻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而要想经营好一段婚姻,保持它的和谐、稳定,光靠责任和包容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更专注、更投入,不断地发掘新的挑战,不断地探寻共享目标,保持婚姻的活力,让家庭真正成为我们的避风港和目的地。我们不但要彼此信任,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我们更要学会利用合理、科学的手段,帮助我们自己去实现这一切。
真心希望,每一段婚姻都能够和谐稳定,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拥有快乐幸福。
作者:德友聚静心斋首号,一个愿意用心交流、有点儿帅、不油腻的的大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予以删除。
本文仅在头条号独家首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盗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