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愈发稳定,想要成为常备主力,段刘愚应向哪些方向努力

2019-08-03   飞猫视角

去年“我要上奥运”选拔赛期间,我曾找国内某著名青训博主了解比赛情况,在谈到段刘愚时,他表示在鲁能选拔队里,段刘愚相当于外援的角色,在年轻球员中表现相当抢眼。这位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从加盟鲁能开始,就被球迷们寄予厚望。最近一段时间,段刘愚的表现比上半赛季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人们所期望的高度。

本赛季首轮,段刘愚迎来自己的赛季首秀,虽然只踢了26分钟,但他的表现还是给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之后段刘愚有近2个月未能得到出场机会,直到李霄鹏在魔鬼赛程中开启大面积轮换后,段刘愚才再次获得出场机会。

在轮换中,李霄鹏尽量将几名U23球员的上场时间分配得较为均匀,这既是给U23球员锻炼机会,也是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考察。而对于年轻球员来说,有限的上场时间也是他们为自己的未来而竞争,在竞争中,段刘愚脱颖而出,U23球员上场时间调整后,他和德尔加多几乎将U23球员的上场时间“包圆儿”。

之前我曾说过,一线队不是单纯地锻炼年轻球员的地方,想获得上场机会、积累经验,必须拿出自己的态度以及能为球队做出贡献的实力。从赛季初近两个月无球可踢,到如今上场时间愈发稳定,段刘愚凭借的不仅是高于同龄人的天赋和能力,还有他在整个战术体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至于段刘愚在队内所发挥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我们可以看一下最近今场比赛段刘愚的数据。对客战北京人和,段刘愚第50分钟出场,在他上场之前,鲁能出现14次失误,而在他上场后,球队失误只有5次;对阵河南建业,段刘愚57分钟出场,之后鲁能的失误总数则从21次锐减为8次。以上数据表明,在段刘愚上场后,球队的进攻组织有了很大的改善。

当然,仅凭如此简单的数据,难以证明球队进攻组织的改善与段刘愚的上场有直接关系,下面我们来看一些详细数据。

与北京人和的比赛,段刘愚上场后触球29次,比佩莱少2次,位列全队第2;传球23次,列全队第1;段刘愚上场后,鲁能控球率为38.8%,其中段刘愚一人控球率5.6%,为全队最高。

与河南建业的比赛,段刘愚上场后触球30次,位列全队第1;传球24次,比蒿俊闵少1次,列全队第2;段刘愚上场后,鲁能控球率为75.9%,其中段刘愚一人控球率10.7%,比蒿俊闵低0.5个百分点,列全队第2。

与天津天海的比赛,段刘愚首发并踢了81分钟,下场前触球60次,为同时段内全队最高;传球48次,比蒿俊闵少3次,列全队第2,;全队控球率51.8,其中段刘愚一人控球率6.9%,比蒿俊闵低0.3个百分点,列全队第2。

从以上数据来看,段刘愚在场上绝非“边角料”的角色,他在组织进攻中的戏份很足,几乎就是仅次于蒿俊闵的“二把手”的存在。以这个权重来推算,与北京人和、河南建业比赛上场后,球队整个局面的改观与段刘愚有着很大的关系,正是这种影响力,让段刘愚的上场时间趋于稳定。

段刘愚的进步很明显,但想要真正进入主力阵容,还有一段距离。与大连一方的比赛,段刘愚也是下半场比赛登场,但数据完全不如前三场那样出色。虽然这与李霄鹏下半场的战术重点有关,但也说明,在蒿俊闵不在场的情况下,段刘愚一人还难以扛起鲁能组织进攻的大旗。

目前来看,段刘愚想要真正进入主力阵容,重点需要提高两个方面。

第一是传球精度。刘愚本赛季的传球成功率为79%,作为一名组织型球员,这个数据不算高,而且段刘愚的传球数据也不算稳定。与北京人和的比赛,段刘愚传球成功率勉强够70%,与河南建业的比赛则是87.5%,与天津天海比赛中又变成了75%,数据起伏很大。

但数据并不能说明一切,如果结合比赛看的话,会发现段刘愚传球数据的不稳定,主要原因是他的传球方式。作为一名“学霸”,段刘愚是靠脑子踢球的球员,而且位置比蒿俊闵更加靠前,在场上会更多地寻找对手的空当进行传递,比如与天津天海的比赛,段刘愚有4次关键传球,另外还有1次直塞球险些助攻佩莱破门。

对于一个年轻球员来说,这种传球方式难免带来精度的下降,不过这也不能说明段刘愚的传球就真的不稳定,作为一个年轻球员,需要在场上多做这种大胆的尝试才能有所提高。想要改善传球精度,需要的是必要的上场时间来磨炼。

第二是对抗能力。段刘愚毕竟年轻,身体对抗方面难免吃亏,这也让他的防守数据一直很平淡。与天津天海的比赛,段刘愚被对手抢断3次,仅次于在锋线与对手肉搏的佩莱;与河南建业的比赛,他被对手突破2次,其中1次还成为河南建业第3个进球的起点。

对抗能力不足,是很难在中轴线上混的。在与天海的比赛之前,段刘愚大部分时间出现在中路,表现相对一般;与天海的比赛中,他被安排到右路,表现便相当出色。可是,如果远离了中轴线,也就离开了球队的组织中枢,只能发挥相对有限的作用。如果想尽快进入主力阵容,甚至接过蒿俊闵的枪,段刘愚还得练一练自己的肌肉。

虽然还有不足,但以目前的发展速度,段刘愚不会用太长时间便可进入常备主力阵容。以刘洋为例,他在马加特和李霄鹏的麾下摸爬滚打了2个赛季,直到最后半个赛季才获得较为稳定的上场时间,并打进自己的首粒进球,而段刘愚只用了半个赛季便复制了他的轨迹,或许我们只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便能看到段刘愚成为球迷们所希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