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自然基金申请已经落下帷幕,今年没中的小伙伴也别气馁,从现在开始准备2020年的申请吧,为了消灭掉标书里一切可能导致形式审查失败的因素,小编总结了国自然标书递交前的8个攻坚要点,以帮助大家顺利通过明年的形式审查。
一、再次确认申请人资格
依据《2019年度项目指南》的限项申请规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累计不得超3项。
2017年度和2018年度连续两年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的项目(包括初审不予受理的项目)申请人,2019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面上项目。
青年基金申请有年龄限制:女性40周岁以下〔197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男性35周岁以下〔1984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2019年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不再列出参与者。
二、项目信息
1.申请代码应尽量选择到最后一级,申请人在填写申请书简表时,要准确选择“申请代码1”及其相应的“研究方向”,以及“关键词”内容;
2.面上项目合作单位不能超过两个;
3.个人简历中的教育经历,务必填写导师姓名;
4.申请人或主要参与者职称信息应保持一致,且如实填写。每年工作累计不得超过10个月(老师5--9个月,研究生10个月)。
三、资金预算表
科学基金项目资金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申请人只编报直接费用预算;间接费用按依托单位单独核定。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一笔经费后面要附上简短的计算依据与说明,“备注”一栏不能为空。
差旅/会议/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不超过直接费用10%的,不需要提供预算测算依据。
预算数据以“万元”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各类标准或单价以“元”为单位,精确到个位。
四、正文
1.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必须统一;
2.文字中避免小错误,如拼写错误、引文错误、人名错误等;
3.文字中慎用“首次发现”、“最”、“第一”等容易引起评审人反感的字眼;
4.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要具体,可配上示意图,一目了然,但示意图中的关键分子要与标书内容相匹配;
5.不要对申请书里的栏目有任何遗漏或作任何删改,若有的栏目下申请人没有内容可写,应写“无”,切不可删去栏目格式。
五、研究成果
代表性研究论著数目上限由10篇减少为5篇,论著之外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术奖励由原来不设上限改为设置上限为10项。各类项目均需提供5篇以内代表性论著PDF文件(封面、摘要、目录、版权页),奖励证书、专利书、受邀做国际学术会议大会报告等扫描件。
对已被接受尚未正式发表的论文,请附相关杂志的接受函或在线出版的网页链接;投稿阶段的论文不列出,会议论文单列。
共同第一作者均加注“#”字样,通讯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均加注“*”字样。
六、签字和盖章页
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均须亲笔签字,不得代签。
2019年对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开展无纸化申请试点。申请时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
七、所需附件列表
非高级职称且无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有两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同行专家推荐信。
在职研究生申请项目须附导师同意函,并由导师签字。
由法定代表人签字、依托单位加盖公章的依托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以及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的伦理委员会证明(电+纸);如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项目申请,应随申请书提交依托单位生物安全保障承诺。
八、注意点
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内容须一致。
以上的相关数据都是参照《2019年度项目指南》,仅做参考,还是要以2020年度项目指南为准。想了解更多国自然相关资讯可以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