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体发育很快,再加上今年在家放假的时间特别长,又长个又长肉的,衣服都小了。在家放假的期间,不像上学期间都要求穿制服,所以怎么也要给孩子买几件衣服。
十几岁的女孩子,特别有主意的了,家长给买的衣服往往是不穿、非要买什么破洞的牛仔裤、亮晶晶的蕾丝绣花衬衫之类的廉价而且特别有个性的衣服,打扮起来,跟成人差不多的成熟感。还不知道从哪儿学会了化妆。
有一天趁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的用我的粉底霜得用了半瓶。我倒不是心疼化妆品,问题是如果一次用了半瓶,画出去还不得跟个鬼似的?果然,没两天在孩子的QQ空间里晒出的跟同学的合影,里面是一个“大白脸”、而且不知道谁给她弄得什么“烟熏妆”、加上破洞牛仔裤、带亮片的衬衫,整个一个化妆舞会上的小丑一样。
气得我都没话说了,想了想给最会搭配、自己开了个服装店的闺蜜打了电话唠叨这个事,闺蜜笑得不得了、幸灾乐祸的说谁让我从孩子小的时候不培养孩子怎么穿衣服,这一大了,肯定是自己不会搭配,搞得跟土鳖一样的就出门了。
不过孩子们的眼光是很快就能跟上潮流的,只要家长给做好引导,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家长穿衣服得有品味
用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孩子穿衣服的品味都是在模仿家长,如果家长这方面特不不注意,孩子就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搭配。家长要是总是凑凑合合、邋邋遢遢、平常在家也不进行修饰,恨不得穿个大裤衩子就上街的那种。
孩子肯定是学不会给自己搭配。就会用自己的眼光去搭配自认为好看的东西、或者同龄人中怎么穿就随大流去穿,你认为是怪异、人家认为是个性。
第二、平时多让孩子进行审美训练
其实女孩子从小就善于模仿,从小就玩洋娃娃、过家家什么的,给娃娃穿的服装你就要引导孩子什么是好看、什么是不好,怎么搭配是好看的,自然给孩子建立了标准。
孩子喜欢的动画片里面女孩子穿什么最好看,很多成人的故事片里面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女主角的那套衣服好看,怎么搭配色彩之类的,家长都可以随时进行跟孩子的交流。特别是热播的剧目里面有出现女孩子怎么穿衣服、怎么搭配的,让孩子去看。
第三、给孩子点这方面知识的调教
普通家庭对孩子的这方面的教育还可以从绘画、舞蹈等专业训练班的角度进行,因为这些都是想对要求审美比较高的。如果实在没时间给孩子定点相关的服饰的杂志,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眼光和品味。
跟日常所见的其他人的穿衣打扮不同、审美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事。但潜移默化总是能做到的,人的眼光一旦上升到一个固定的阶段,就不会选择跟自己气质不相符的东西。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穿衣服的品味发生问题了,家长要注意的是不要当面批评孩子,而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让孩子明白这件事,这样做的效果是让孩子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
而如果是其他人、同龄人等等的评价,孩子会更加在意。比如说我们孩子发在空间里面的那个照片,有个同学在下面有个负面评价,等过两天我再去看的时候,那张照片已经被孩子删除了。
这就给家长提供了其他思路,该如何给孩子建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主张了,而且特别逆反家长,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平常所热衷的事情,来进行针对性的疏导:
第一、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进行引导
很多女孩子都喜欢古装,现在很流行汉服。其实这种服饰里面有很多文化元素,可以引导孩子在这方面的修养。孩子一般对流行的东西都比较感兴趣,而且特别是这种又时髦、又能体现自己品味的东西。
家长可以让孩子平常多接触,配上好的服装、在休息日带孩子去公园,或者参加个乐器演奏的活动等等,让孩子喜欢上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就不会发生过度的审美偏移。
第二、孩子比较喜欢的人进行引导
如果家长不懂这些,可以让比较熟悉的亲戚,朋友、闺蜜婉转的在孩子的空间、朋友圈等进行引导。如果有懂得这些的、比较时尚的就引导孩子去跟这些人沟通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味,而且跟孩子要求,这些东西只能是放假的时候在家穿、不能穿到学校去。
第三、孩子喜欢的书籍进行引导
孩子的气质和审美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求孩子多读书、多读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经典文章,让孩子受到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学点乐器、古典芭蕾之类的,能让孩子变得举手投足之间都充满了不同于常人的气质。
跟孩子强调穿衣服的品味,如果自己穿衣服穿得很low,那么同龄人都会对她敬而远之,包括她所喜欢的朋友都会对她有不同的看法,慢慢的就不会有优秀的人原意跟她一起。孩子都是很在乎在同龄人中的印象的,是不愿意同龄人对她有看法的,这就意味着孩子慢慢会转变自己的选择。
【我是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