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即心肌梗塞,绝大多数患者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疼痛,梗塞引起疼痛,可造成突发性心脏衰竭、心律失常等,从而带来危险。
心肌梗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导致血管管腔的狭窄。
在狭窄的基础上,由于诱发因素导致斑块的不稳定而出现破溃,继而出现出血和管腔内的血栓形成,从而引起血管的急性闭塞,引起心肌梗死。
常见的引起心肌梗死的因素包括:
1、人体心脏血管发生完全堵塞,无血液通过,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
2、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可引起患者发生心肌梗死;
3、肥胖、运动过少、年龄大等因素均可引起心肌梗死;
4、饮酒、情绪剧烈波动、饮食过饱、熬夜可诱发心肌梗死。
医生提醒:睡觉时若出现3个症状,早做CT
症状1、睡觉时容易咳嗽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当中,咳嗽是由肺部疾病导致的。
但是,左心房衰竭时也是会导咳嗽发生的,这种咳嗽被称之为“心源性”咳嗽。
“心源性咳嗽”具体的表现就是:夜间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在入睡后,会因为气闷、气急而惊醒,而且还会伴有咳嗽、咳泡沫样痰。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正常。
这种咳嗽用止咳药无法止咳,需要尽早去医院检查就医。
症状2、睡觉时脚底冰凉
夏季天气炎热,若此时入睡还是出现脚底冰凉的情况,就应该警惕心脏问题了,千万不要大意了。
脚是身体的末端,也是心脏供血路途最遥远的地方,一旦心脏出毛病,脚会做出第一反应。
心脏出现问题后,就会出现输血量不足的情况,此时脚部会因为供血不足,与否冰凉麻木的现象。
症状3、睡眠质量差
心脏昼夜不停的工作,心脏若发生病变,会直接影响到身体各器官的供血量,影响睡眠质量。
具体的表现就是:入睡困难、梦多、易惊醒、睡眠浅灯光症状。
若你是,倒头就睡的体质,这说明你的心脏还算不错。
日常养心,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还要从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调整两方面下手,双管齐下,效果最佳。
远离心梗,做好3件事,日常养护血管
一、补充抗氧化剂
血管需要“抗氧化”,当人体自由基过多时,会造成血管内皮老化,引起动脉硬化、弹性变差,使得血管内更容易沉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
而抗氧化剂,可以捕捉并消灭“自由基”,减少其对血管的伤害,维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预防血管疾病严重化。
二、不要生气
情绪起伏过大时,血压会难以控制升高,使大脑缺氧、诱发脑梗。
若带着气入睡,大脑会处于兴奋状态,久久不能平静,从而影响到睡眠质量,抑制心脏正常的休息。
特别是本身心脏就不好的患者,受到刺激后,诱发脑卒中、中风的几率是平时的3倍。
建议,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减少易怒对心脏等器官的伤害。
三、生活“慢”一点
1、起床要慢
清晨醒来时,血液循环速度较慢,这时候突然起床,容易导致心肌缺血,起床应该慢一点,最好在起床前伸伸懒腰,活动活动四肢;
2、排便要慢
据临床发现,很多心梗患者都长期患有便秘,在排便时因为屏息用力而导致心肌梗塞,因此排便要慢一点;
3、性子要慢一点
性子慢的人往往心态更好,不容易情绪激动,心梗自然就不容易“找上门”!
科普:心梗的急救措施
心肌梗塞常发生在家中,在发病初起的几个小时里,最易合并各种心率失常,尤其是心室纤维性颤动、休克、心力衰竭等。
若是盲目送往医院,很容易发生危险,死亡率很高,而现场急救得当的话,死亡率可显著下降。
患者病情发作时,要镇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采取就地平卧或其他适宜体位,应当减少不必要的挪动。
如果患者突然出现神态丧失,心跳停止,应进行拳击及心脏挤压,口对口吹气等急救措施。
心脏只有一颗,关爱心脏,关爱健康!
微信搜索、私信:关注心脏健康 (GZXZJK123)公众号
三甲医院心脏科医生免费专业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