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病害:晚熟梨注意防治梨黑星病,这4点防治措施可以帮到你

2019-10-08   果蔬小灵通

梨黑星病,种植梨树的朋友一定不陌生,是梨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可以说它是我国梨树病害中的“扛把子”,在我国各大产区都有发生,发生普遍而且非常严重。梨黑星病可以为害梨树所有的幼嫩组织,其中以叶片和果实受害最为严重,特别是果实,越接近成熟,越容易发病。一旦发病,不仅会造成梨树早期大量落叶,还会造成幼果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时还会影响来年果树的花芽分化,导致结果量减少,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

据了解,病害发生严重时,病叶率达到90 %,病果率也高达50 %~70 %,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因此果农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做好防控工作。今天,我们就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下梨黑星病的相关信息。

一、梨黑星病主要危害哪些部位?

1.叶片发病。叶片染病后,首先在叶片背部,我们可以看到沿着主脉和侧脉之间,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淡黄色病斑。随着病情发展,不久之后,病斑沿着主脉,在其边缘长出黑色霉状物,其实那就是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病斑会连接在一起,整个叶片背部都被黑霉覆盖,从而引起早起落叶,导致树势衰弱。在叶柄上发病后,表现在部位上出现近椭圆形,且稍向下凹陷的病斑,同时病斑上面黑色霉状物覆盖,当发病发展严重时,黑色霉状物环绕叶柄一周后,叶片也会干枯脱落下来。

2.新梢发病。新梢染病后,一般首先从新梢基部发病,形成一些褐色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同时产生一层黑色霉状物,这个时候病斑开始向下凹陷,并逐渐开裂,从上到下逐渐产生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会导致新梢枯死。值得注意的是,染病的新梢同时也是重要的初侵染源。

3.果实发病。从刚落花的幼果到采收期的成熟果实都可以发病,一旦发病,果实都将失去商品价值。幼果染病后,首先会出现淡黄色圆形小斑点,随着病斑逐渐扩大,长出黑色霉状物,染病幼果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一般不会正常长大并且会直接掉落。 成长期受害,果实表面会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黑色病斑,整个果实表面看起来十分粗糙,随着病情发展,病斑向下凹陷并开裂,果实生长受到影响而变成畸形果,同时也会提前脱落。后期果实受害后,刚开始产生的病斑是黄色,后逐渐变成黑色圆形凹陷的疤痕,果肉也十分坚硬还伴有开裂,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4.嫩芽发病。芽是发病最早的部位。染病的芽鳞片产生许多黑色霉状物,发病轻时一般不好辨认,发病重时往往枯死,并不能正常萌发。病芽枯死后,病菌继续向周围扩散,并在一年生的枝上形成黑色病斑,但是后期并不会产生霉状物。

二、 梨黑星病发病规律你清楚吗?

梨黑星病菌越冬的方式比较多,既可以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的形式在芽鳞、病叶、病枝等组织上越冬,也可以菌丝或子囊壳的形式在染病的枝梢上越冬,还可以以菌丝团或子囊壳的形式在落叶里越冬。等到第2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们借助风雨开始传播和侵染。梨黑星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其中,降雨早晚、雨量大小、持续天数对病害发生都有影响,降雨早,雨量大,连续降雨时,病害发生比较重。

据了解,梨黑星病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比较大,在2~30℃的范围内都可以萌发,但是以15~20 ℃最为适宜;分生孢子形成温度要求在12~20 ℃,最适宜温度树16 ℃。其中,雨季早且时间长,尤其是5-7月雨量多,空气湿度大,非常容易引起病害发生。梨黑星病发病高峰期一般在5-6月和9-10月份,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高峰期的危害程度都与前一个月的降雨量有着密切关系。

三、 梨黑星病发病主要跟哪些因素有关?

1、气候因素。梨黑星病的发生与降雨有着密切关系。病菌孢子的萌芽和传播需要降雨及较高的相对湿度,降雨可以很好地促进病斑产生孢子,5-7月多雨时,非常容易导致黑星病流行扩散,如果连续降雨,产生的分生孢子数量更多,他们通过气流传播,从而加重病害的发生。

2、品种因素。不同品种对黑星病的抗性有着明显差异 。其中,西洋梨抗病性>日本梨>中国梨,中国梨中,豆梨抗病性>秋子梨系>白梨系。在我国常见品种中,鸭梨、秋白梨、花盖梨等抗病性比较差,发病比较严重。

3、病原菌因素。园内大量的病原菌也可以引起梨黑星病的发生。首先,对于已经发生的病害防治不及时或者不彻底,大量的菌源残留,累积在果园内,再加上不重视冬季清园工作,没有及时彻底清除树体上和地面上残留下来的病残体,杂草等,使得菌源数量再次增加累积,很容易引起来年病害发生和流行。

4、栽培因素。 除了以上三点因素外,日常栽培管理因素也是病害发生的主要条件。同一品种下,栽植密度不合理,修剪不合理,树冠郁闭,果园通风透光性能差;水肥管理不合理,土壤费力不足,树势衰弱;没有及时疏花疏果,留果量过大;园内排水不及时,积水严重,土壤湿度大;等因素都可以引起病害发生。

四、综合防治措施了解一下!

1、农业防治

(1) 彻底清洁田园卫生,减少侵染来源。

秋季果树落叶后,及时,全面清扫园内得落叶,病叶,落果,杂草等,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染病的枝条,枯死枝,集中带出园外深埋或者销毁,一定注意不要随意堆放在园内;梨花序露出后,及时喷洒3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菌源,减少初侵染病菌;春天和发病初期,多观察,并及时,趁早摘除染病的花序,病芽,病梢,防止病害蔓延,集中带出园外烧毁,减少再侵染;果树生长期内,也要及时剪除病枝,捡拾病果和病叶,集中处理,防止病害扩散蔓延 。

(2) 合理整枝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性能。

结合修剪工作,及时,合理修剪。生长期内,对于徒长枝,过密枝,要及时疏除,特别是栽植过密的果园,对于延长枝也要适当进行间伐。对树冠内层距离过低或过高的树体,也要进行改造和落头工作,通过合理修剪,改善和加强园内通风透光性能,保证树体健壮生长,打破病菌传播环境。

(3) 加强肥水管理,合理密植,合理负载。

对于水分管理要做到及时,合理。首先果园干旱时,要及时进行浇水工作,可采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不要采用大水漫灌,控制果园相对湿度,雨季或者大量降雨后,要及时进行排水工作,减少园内积水,降低果园湿度;另外,大量施用氮肥,容易导致叶片中钙含量减少,梨树感染黑星病几率增加,因此,在日常施肥中,注意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合理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彻底腐熟的农家肥,重视秋施基肥,及时,规范进行。根据土壤实际情况,适量增施中微量元素肥,保证营养全面,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合理控制种植密度,避免过密栽植,另外注意合理负载,避免超量负载,根据叶果比、枝果比确定合理的留果量,保证树体正常生长。

(4) 选用优质品种,进行果实套袋。

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对于防止梨黑星病意义重大,尽量减少容易染病品种的数量,选择锦丰、早酥、香水梨等抗病品种;结合果实套袋工作,防止果实发病。最好在定果后进行套袋,注意在套袋前喷施一次12.5%速保利WP2000~3000倍液或40%福星EC8000~10000倍液等;果实采收时,严格去除病果和损伤果,这样可以减少贮藏期果实发病。

2、化学防治

早春梨树发芽前结合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喷施波美 3 ~ 5度的石硫合剂;

梨树开花后 ,用 46%翠尔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

发病初期, 喷施1∶1∶160倍的波尔多液或25%施保克乳油1000~ 2000倍液,或 10%世高水分散粒剂4000~6000倍液,或 40%福星乳油 8000倍等;

发病期,喷施 40%康硕乳油8000~10000倍液。

以上就是梨黑星病的相关介绍。梨树病害有80多种,但是梨黑星病的危害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一定要引起重视。果农在了解清楚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发病原因的基础上,及时采用农业措施和化学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病害的发生除了气候等不可抗因素外,人工管理不到位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日常管理中,一定要全面,细心,精耕细作,改善和加强适宜果树生长的环境,保证树体健康生长,减少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