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分析测算了327个水质监测数据,对设有河长制考核断面的39个街乡水质监测指标考核结果进行排名,排名显示小红门地区等多地“改善率”“达标率”获得了满分。
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朝阳区各街乡河长的努力,据了解,为打好“碧水保卫战”,今年上半年,朝阳区街乡级河长巡河590人次,村级河长巡河3979人次,巡河率均位于全市前列。
河长联盟清四乱,河湖颜值提靓
“凉河水清澈见底,看着都舒服!”说起凉水河的变化,家住小红门地区的居民们就开心得合不拢嘴。
记者了解到,为整治凉水河环境,市、区多次召开联合整治会议,村级河长积极与涉及违建负责人沟通协调。经过数月的现场作业,小红门地区涉及凉水河边的8处共计9607平方米违建拆除完毕,曾经的“下水道”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水清岸绿、设施齐全的凉水河美景。
“整治小红门凉水河只是我们河湖‘清四乱’工作的一个缩影。”朝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所谓“四乱”,就是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它们是破坏水环境、影响水生态的重要因素。为清“四乱”,朝阳区河长办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共清河湖违建13259平米。
巡河成常态,水域环境持续改善
河湖清理干净了,重要的是维护。在朝阳区,巡河工作成为了各位河长们的日常,每日坚持“打卡”、发现问题则及时上报。
“像是检查河道环境、沿线保洁这样的工作,缺席一天都会不习惯。”在东湖街道,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即使是周末,河长办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也会在河道沿岸巡察,风雨无阻。“这样的‘水清岸绿’得来不易,一定要守护好它!”
在三间房地区,河长们会通过小程序打卡、巡查记录表记录的形式实时汇总水域变化情况;在太阳宫地区,工作人员在夏家园社区坝河闸泄洪口发现了污水排出后,随即迅速开展了深度排查,及时解决了污水管线排水问题。
朝阳区各级河长巡河率上去了,河湖问题数量下来了,这“一上一下”的背后,是朝阳水务人的不懈努力。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朝阳区水务局将严格落实责任,全力开展巡河,发挥“河长治”,落实“五个一”(1支工作队伍、1支巡河队伍、1支保洁队伍、1支第三方检查队伍和1个信息化监管平台)。在持续开展“清河行动”的基础上,加大对存在问题的小微水体集中整治力度,让巡河覆盖率、问题发现率和整改率进一步提高,使各级河长巡河率达到100%,推动实现实现“五无”(无垃圾渣土、无集中漂浮物、无污水排入、无臭味、无违法建设)目标,加快“亲水朝阳”建设,推动朝阳区河湖治理向纵深发展。
综合:朝阳环保订阅号微信号、亲水朝阳微信号
整理/记者 鲁春玲
复制链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