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在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不断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围绕文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10月17日下午,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与朝阳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签订了《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服务保障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围绕合同执行、劳动争议、企业融资、企业退市、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环节,创新合作机制,旨在以法治保障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主动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朝阳区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区域文化企业法律纠纷案件量也在逐年增加,文化企业法人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司法保护和服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朝阳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娟在致辞中表示,自成立以来,国家文创实验区始终坚持创新服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在政策创新、文化金融、服务平台三大重点领域打造精准服务“套餐”,营造了特别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针对文化企业普遍关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国家文创实验区成立了全市首家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分中心、实验区版权服务中心2个综合性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组建了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委员会、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开展园区企业知识产权巡诊系列活动,切实提升了文化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特别是在朝阳区法院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文创实验区联手法院多个业务庭室共同开展《北京市朝阳区影视作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课题研究》工作,组织了百家文化企业旁听知识产权案件庭审,共同开展了知识产权进园区“问诊”、“4·26”知识产权服务周等活动,宣讲法律、解答咨询,深化服务文化园区和企业,为国家文创实验区优化营商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据悉,签约后,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和朝阳区法院将坚持“推动产业发展、依法平等保护、提供高效服务、强化风险预防”四项原则,围绕合同执行、劳动争议、企业融资、企业退市、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环节,建立法官工作站、定期普法、调解对接等七项合作机制,将法律服务送进园区企业,促进和引导辖区文化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加快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
此次签约合作也是国家文创实验区积极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搭建这一法律服务平台,下一步,我们将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等活动,最大程度帮助文化企业提升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降低维权成本和违法风险,为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记者 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