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丽江,这次我想去束河古镇

2019-10-13   古镇民宿



城市是一个好地方也是一个坏地方

它满足了我们大多数人的需要

却限制了我们内心的自由

有的时候

暂时的逃离

会有另外的收获





寻一处惬意的小角落

觅一份没有匆忙的宁静





有一个地方,也许你会喜欢。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束河古镇,小编在读《徐霞客游记》的时候曾经在一段话中见过它的名字。


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





十和就是指束河古镇,可见它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它原本是唐代开通的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运营发展,一个小驿站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小镇。





由于这段历史,束河古镇拥有了灿烂的文化底蕴。它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



还记得第一次去束河古镇是一个雨天,撑着伞来到那里,只看了一眼就已经喜欢上了它。细雨蒙蒙中,它湿了青石板,醉了雨行人。



漫步走在青石板上,雨滴在小河中形成点点涟漪,岸边的杨柳似乎要滴出绿来,周遭只有雨水落在伞上的滴答声和小河流水的哗哗声,安静又舒服,一份不可多得的惬意。





看着这些长满青苔的石阶,忽然脑海中浮现了这样一副画面:一群走马帮的汉子牵着驮满货物的马匹走过这些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蒙蒙的细雨打在赶马人的斗笠上,马蹄踏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直到脚踩进了一个小水坑我才猛然惊醒,回过神来继续向前走,这地方就是这样慵懒,让人忘记了往日的匆忙,竟开起了小差。没走多久雨就停了,雨过天晴,束河古镇明媚了许多。




收起伞抬头看一看,视野一下子开阔了不少,前面就是束河古镇的中心集市了,这是一个类似大研镇古城四方街的广场,面积约250平方米,亦称束河四方街,赶集的日子里异常热闹,曾是丽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







广场四周均为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油漆。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以及闲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朴自然的本色。







站在广场中心,你细细观察体会,大研古城四方街完全是束河的翻版,纳西民族由游牧向农耕,再走向城市,从这里你可找出一些痕迹。






游走在束河四方街上,入目的都是扣人心弦的景致,它的美正是体现在这些小东西上,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在这些东西上花费心思吧。






我发现束河古镇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花草很多,当地人喜欢用花草造景。






一盆小花随意一摆就是一处风景,让人有想要伴着它待上一个下午的冲动,用一句矫情的话形容就是:岁月静好。





在束河还经常会遇到弹奏纳西古乐的老人,他们大多已经年过古稀,但热情饱满,一丝不苟地拿着乐器演奏。如果你有幸遇到了一定要坐下来,凝神静气听一听这些原始乐器演奏出来的古之丽音。






除了传统的纳西古乐,在街头或者酒吧还有许多的年轻歌手,他们专心的弹唱着,或是摇滚或是民谣,也能让体会到音乐的魅力,这个时候的束河是生动活泼的。







在束河经常能见到小桥流水,各式的房屋临水而建,人们坐在岸边赏景或者是小酌都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沿束河街向北走100米,就可以找到溪流的源头“九鼎龙潭”了,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涌泉,束河人奉为神泉,于是建有北泉寺。




潭水清澈晶莹,水草曼舞,游鱼逍遥,玉龙雪山倒映其中,清姿傲岸,意境无穷,成为束河八景之又一景:雪山倒映。





在束河会经常见到一些小狗,它们在街上遛弯或者晒太阳,非常的可爱,这里的生活就是狗狗的天堂,比起车水马龙的城市中的小狗,它们真的是幸福多了。






在处处是景的束河,不知不觉就已经天黑了,灯笼亮起,束河进入了唯美的夜生活,这个时候人少了,空气安静了,是谈心歇息的好时候。








束河古镇,一个逃离城市的好地方,是惬意生活的开始。并且和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的距离很近,如果时间精力足够的话,可以再去这些地方走一走。


与泸沽湖相距101.4公里




与丽江古城相距5.9公里




与玉龙雪山相距21公里




与黑龙潭公园相距4.5公里




与白沙古镇相距4.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