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资深肥宅奶爸(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告诉你啊,周博文,你别跟我给这犟了,你这数学成绩肯定不行,赶快按我说的去上我给你报那个补习班,别给我跟我扭扭捏捏的了!自己什么样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传来了锅铲交织的声音,而博文的妈妈正扎着围裙边忙着炒菜边和博文厉声呵斥道,但是客厅中正在看电视的博文也丝毫不示弱,扯着脖子和妈妈喊:
“不!我不要去补课!我觉得我成绩挺好的,我也不需要去补课!”
听到这番话之后的博文妈妈显得更加生气了,气的直接拿着菜铲子大步踱出厨房狠狠地问道
“你到底想怎么的?长大了翅膀硬了,我管不了你了是不是?……”
伴着妈妈无休止的唠叨,博文大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可最终还是把头转过去看电视了。
“唉,这可怎么办,孩子现在才多大,就这么难管了,知道和我对着干了,我这之后还能管得了他吗?”博文妈妈一边机械地翻动着锅里的菜,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孩子的思维也越加越独立,于是他们开始产生实质上的变化,无论是在外在还是在心理。
从内心出发的时候他们变得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更想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而从外在来看,他们似乎变得更加“桀骜不驯”,并且总是坚持自己的理论,非常的执拗。
最明显的就是和爸爸妈妈对着干,家长说什么,他们都不会听,也不想听,同时还非要按着和家长的反方向去行走,这让家长感觉到非常头疼,同时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孩子的“叛逆行为”。
所以在接下来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家长就会发现孩子的叛逆会逐渐浮出水面,并且家长如果处理不好的话,还会让这份叛逆愈演愈烈,甚至一发不可收拾。
人的一生大致有三个阶段的叛逆期,分别称之为“宝宝叛逆期”,“儿童叛逆期”和“青春叛逆期”。
而我们家长要知道的是不同的时期孩子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我们也要对症下药,有效解决孩子的叛逆,而处理这些叛逆的前提就需要我们家长注意到自身的问题。
当孩子有叛逆行为的时候,最忌讳家长的唠叨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自己说什么他们都不听,而且通常还会“逆流而上”,然后自己面对孩子这种糟糕的情况,心里还特别着急,总是想让孩子快点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之处,之后及时的改正,于是便陷入了自己的“喋喋不休”之中,更为可怕的是还会觉得饶有趣味。
而当我们本身特别沉醉于我们对孩子的这个教育过程中时,却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火冒三丈”,更加忍受不了了,于是孩子会更加大程度的扩充自己之前的不良表现,只为获取内心的平衡,以及不良情绪的抒发。
可是在家长看来这就是对自己的挑战,是孩子根本没有理会到自己的意思,于是家长又继续的“唠叨”,试图去说服孩子。
虽然我们想及时的教育好孩子,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唠叨才是让孩子真正爆发的根源:
事实是在孩子叛逆的时候,家长越唠叨越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事件变得更严重。
因为孩子之所以叛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没有得到肯定和尊重,所以他们很急于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感受,但家长却一再地用唠叨来“压迫”孩子的思想,或者再次宣布自己的主权,必然会让孩子内心的小野兽会忍不住的迸发出来,成为家长见到的孩子更不懂事的样子。
孩子的问题,和家长一定有关,所以家长改变是解决孩子叛逆的第一步
01.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然后主动去安抚孩子的情绪
孩子产生叛逆,不管是其自身有多么敏感,我们都不能否定其中包含家长的因素,而孩子此时的情绪并不是很愉快,也不是很稳定,所以家长在这个时候即使和孩子再说什么,都显得无济于事,甚至还会让孩子更加不开心。
但是如果我们首先把自己的不良情绪隐藏住,做到和孩子没有情绪的沟通,并且尝试着去理解孩子,宽容孩子,相信孩子一定也会更加平静些,且能听进去家长说的话,至少不会去反击,由此第一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并稳定住孩子的情绪显得很重要。
例如:家长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事而生气。
对孩子好一顿指责,引起孩子极大程度的反感和逆反,依旧不依不饶的去数落孩子,并且让他去上补习班,这样的话孩子一定不会接受。
但是你如果你先让自己平静下来,能够做到和孩子很平和的沟通,并且对他表示理解地说:
“宝贝,妈妈知道你没考好心里也挺难受的,妈妈也看到了你的努力,但是我们这个成绩现在却红寺堡不是很理想,妈妈也觉得你完全能有更大进步的空间,要不咱们想想其他提高成绩的方法好不好?”
这一番话说下来,即使孩子有逆反心理,他也未必能翻出几朵浪花了,因为真的很暖人心。
02.避免唠叨,最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初步稳定住孩子情绪之后,家长们急需改变的另一步就是千万不要唠叨,唠叨虽然对于家长来说,我们认为它是“杀手锏”,但是对于孩子来讲那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说不定你唠叨到第几遍的时候,孩子就突然“爆炸”了。所以我们可以用一种更柔和与委婉的方式向孩子传递我们的意愿和想法。
例如:和孩子谈到了提升成绩这个话题,孩子很反感去补课,也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去补课,其实这是孩子的自我模糊。
你不能太去依着孩子,于是你就可以以理解,包容的态度,以非常温柔的感觉和孩子说道
“妈妈能理解你的心情,也明白你的苦衷,学习挺累的,不想去补课,其实妈妈也不想让你这么累,但是你要知道这样可以让我们变得更优秀啊,同时你还能多从中掌握学习方法,回来可多和妈妈交流,对你之的学习也更便捷有效!”
这样孩子既会觉得你理解他,又会你觉得你在为他着想,相比于唠叨,更能直击人内心。
由此看来在教育问题上出现了问题,虽然孩子有错,但是我们家长也有着很大的责任,往往我们最好第一步工作,就通常能够使后续的过程更加顺利了。
今日互动:在孩子和你吵架的时候,你能第一时间控制住自己的唠叨吗?欢迎评论分享。
————————
为了孩子,我们一切以爱出发,发现育儿难题,解决育儿难题,奶爸和家长一起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关注【资深肥宅奶爸】,为你的育儿道路保驾护航,轻松获取新鲜育儿资讯,尽在资深肥宅奶爸。欢迎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