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家保护动物”,准妈妈是千万不能感冒的。但怕什么来什么,一到秋天,经常稀里糊涂就会中招。这个时候,大多数准妈妈会使上各种非药物招数,比如大量喝水,喝姜汤,捂被子发汗,吃冰糖雪梨,冰糖银耳......总结下来就是两个字:生扛。
不过小维提醒各位准妈妈,这些“招数”用在普通感冒上或许能奏效,但用在流感对抗上却有可能贻误治疗时机,造成妈妈和胎儿的生命危险。数据显示,孕妇感染流感后,自发性流产、早产、胎儿缺陷和早期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升高。所以出现了重感冒症状必须到医院检查治疗。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流感病毒集中爆发的时期,因此,准妈妈应警惕流感病毒的侵袭。
流感和普通感冒两者的差别其实是很大的。
普通感冒可由多种病毒引起,一般发热较轻或不发热,全身症状较轻,而流涕、打喷嚏、鼻塞、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症状明显。持续时间较短,很少出现并发症。
流感则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高热,伴有明显的头痛、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而上呼吸道症状轻微。少数流感患者可能表现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流感病情较轻的患者病情一般持续5到7天,严重者可能会并发病毒性肺炎,表现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流感可分为单纯型流感、肺炎型流感、中毒型流感、胃肠型流感等类型,其中,肺炎型流感和中毒型流感症状较重,可引起高热、休克、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
还记得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流感肆虐吗?那是2009年在墨西哥爆发的“人感染猪流感”,很快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最终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仅北京市的确诊病例就有10802例,重症、危重症病例621例,死亡73例。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流感知识,感冒之后对自己的症状有一个预估,不要盲目生扛。
流感的预防最直接的是接种流感疫苗。以北京市为例,每年流感季节,各区接种门诊、保健科、社区卫生院都会为中小学生及60岁以上户籍老人等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不属于免费接种人群的可以自费到接种门诊预约接种,价格也不贵,国产三价苗价格在20到40多元,四价则需要128元。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明确指出:孕妇患严重流感的风险高,孕妇在妊娠任何阶段均应接种流感疫苗。在备孕、怀孕期间(任何阶段)注射流感疫苗,不仅可以保护准妈妈不得流感,也可以在体内将抗体传递给宝宝,使得宝宝在出生后的四个月内都能得到保护。同样的,哺乳期间也可以放心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将抗体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
尽管医疗机构都如此呼吁,现实中很多医院还是不敢轻易给孕妇接种,担心有医患风险,有很多地方卫生院是拒绝给孕妇打流感疫苗的,所以最好咨询一下当地医院,看能否接种。
还要提到一点,不满6个月的小宝宝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最好也接种疫苗,防止传染给抵抗力低的婴儿。
除了疫苗傍身,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不仅能抵御病毒的侵袭,而且症状轻,恢复速度快。
一 、科学饮食
要想增强身体素质,能增加免疫力的微量营养素可不能少。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铁、锌、硒都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除了维生素D食物中含量较低,其它营养素都来源于日常吃的各类食物。
总得来说,一天一斤新鲜蔬菜(半斤以上深红、绿、黄、紫色的蔬菜)就能获得相当量的维生素A(如胡萝卜素)、维生素C、铁等。一天一两半的瘦肉就能获得维生素B6、铁。一周吃两次左右的带壳海产品就能补充锌、硒。
只要食物均衡、种类多样,就能获得各种营养素来增强或维持身体良好的抵抗力。
二、吃一些有“药效”的食物
大蒜:富含硫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在硫胺、抗生素出现之前,大蒜广泛应用于防治流感、胃肠道传染病等。最佳吃法是生大蒜舂成蒜泥吃,口腔异味可以喝牛奶或嚼花生祛除。
香菇:含有一种抗病毒的干扰素诱发剂,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可预防流行性感冒等症。
其它比如枸杞、银耳、洋葱、新鲜萝卜、海参等都含有增强免疫力的生物活性成分,可以时常吃些,但是每次食用不可贪多。
三、远离传染环境
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多物杂、空气流通不畅和密闭的环境,多去公园散步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从而获得维生素D,改善心情,增加抵抗力。
四、养成良好习惯
居室要经常通风;早起早睡;勤洗手;每天保证1800毫升的温开水;口味清淡,低盐饮食可以增强抵抗流感能力;肉蛋类食物要加热熟透,不接触活禽或生禽肉。
希望各位准妈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战胜流感病毒,保护腹中的宝宝。如果已经出现感冒症状也不要硬扛,找医生寻求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