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参阅这3条建议,提高免疫力

2020-04-08     悦读中医

小 编 导 读

《黄帝内经》中,黄帝问岐伯,现在流行疫病,怎样才能不被传染呢?岐伯回答说,如果正气旺盛,并且积极避开戾气,疫病就不会大范围传播。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虽有好转,但防疫还不能松懈。自身免疫力对于抗击病毒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何提高正气,笔者给三点建议。


01建议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要乐观,不要恐慌,心态和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恐慌会让人吃不好、睡不着,自身免疫力降低,病邪就会趁虚而入。保持体内气血通畅,正气存内,这是关键。

02试试随用随到的指针“医生”

指针是指用手指中指指腹或拇指指腹,点刺穴位。(不能多个指腹同时点刺)

平常体质较弱,疲乏无力,常易感冒

指针:双侧足三里穴、百会穴、气海穴,艾灸神阙穴。10天为1疗程。

发热

指针:大椎穴、双侧曲池穴和合谷穴。如虚脱,口开目合,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则艾灸气海穴、关元穴、神阙穴。一直灸至汗止神清。

气喘胸闷

指针:膻中穴(灸百壮最佳,温通气机)、天突穴(注意:不是直接压到气管上,而是向脚的方向压)。

咳嗽

指针:双侧列缺穴、尺泽穴和风门穴。

痰多

指针:双侧丰隆穴和肺俞穴。

头疼

指针:百会穴、双侧合谷穴和太阳穴或风池穴。

胃脘痛

指针:双侧足三里穴和梁丘穴。

恶心呕吐

指针:双侧内关穴和曲池穴。

便溏‍‍腹泻

指针:双侧足三里穴和天枢穴,艾灸神阙穴。

大便秘结

指针:双侧支沟穴、阳陵泉穴、天枢穴、大横穴和丰隆穴。

心情紧张,压力大,失眠,多梦

指针:双侧通里穴、神门穴和劳宫穴。

血压高

指针:双侧曲池穴。

血压低

指针:百会穴,双侧足三里穴。

03建议三:红日当空,阴霾自散

国医大师周信有(1921-2018)中年以后,每天坚持静坐 30 分钟,他认为,调呼吸,吐故纳新 ;无视听,收心养心,可以使“主明”。

红日功是受到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佛教坐禅和道家“呼吸静功妙诀”的启发,由恩师周信有和笔者共同创立,意为“红日当空,阴霾自散”。

根据我自身习练感受及经验,练此功可增加阳气,固摄元气,强身祛病,并且此功简单易行。

04练习要点

1.宽衣松带,身坐端正,头朝前,眼微闭,唇暗合,牙不咬,舌抵上腭 ;前胸不张,后背微圆,上腹内凹,臀部后突 ;两手自然放置大腿上 ;两膝不并,脚位分离。

2.呼吸自然,做到呼长而缓,吸短而促(即呼六吸一),把注意力集中到头顶百会穴(百会穴是诸阳之会,升阳提气的功能非常强,吸引精气神,能消减恐慌、焦虑等情绪)。

3.静坐以清晨或临睡前为宜,远离嘈杂环境,一次最好不少于30分钟,入静后要特别注意放松头部和面部。入静则定能生慧。

静坐结束后,需互搓双手,使之变热,再按摩面部以活血。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其文字古奥难懂,即使专业的中医人学习起来往往也有畏难情绪。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要想读懂它,更是难上加难。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翟双庆教授,把散落在《黄帝内经》中的长寿智慧进行整合,为大家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的长寿经——CCTV-10《百家讲坛》“翟双庆解读黄帝内经”第五季“长寿篇”正在热播中,同名图书《翟双庆解读黄帝内经•长寿篇》图书也同步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

《翟双庆解读黄帝内经·长寿篇》

这本书中,为大家解开《黄帝内经》最精辟的长寿“8字真言”的奥秘,不仅有“我们可不可以长寿”“我们如何才能长寿”等话题,更有日夜、十二时辰、四季养生……

并针对不同人群,从稚嫩童年、青春少年、中年、老年,直到暮年,剖析各自的生理特点,制定对应的养生方案……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医健康养生”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NQwYHEBiuFnsJQVbz_L.html